真的笑不出来的
程序代码为什么不能用中文写?完全可以,完全可能。
完全不必要,完全不必须。
没有西方的
东方覆盖西方孵育西方
这本来就是一个关系的
而大不由娘
外加惪拉孙/耷拉孙
中文汉字本来就是的,只是中国人忘了如何运行如何使用而已
然,并不等于“它”不在运行中,而是脱离了“现实”自动化自我保护中
仅仅服务于理解后而放弃“现实”影响的逻辑体系的纠缠,能独立“思维”的“人”
十多年来文字研究成果总结
没有不相关的。
因为完全在一个且是唯一一个“文明”发展出来的,
仅只是,忘了和不想记得了。
遗留存在的一点点“道家”法术,也是一点点点的使用效果。
就这个也快被忘干净了
这震耳欲聋的沉默
当被文明化的“人”不承认文明的惟一时,
创造“文明”的,会如何反应呢?
就问你还敢不提高“计划经济”的比例吗?
现在运行的“思维逻辑”不是服务于人的,
服务于人的“思维逻辑”被忘记了,
“它”一直存在着,等待人的醒悟,且醒悟后做出的选择是什么。
存在着装睡的人,“难得糊涂”。
就是这些人害了自己祖宗的传承
现代科学方法论并不能绝对断定,一个具体文明的具体发展道路是不是唯一正确的
中文最大的问题是太灵活,引发歧义的地方特别多,导致为中文设计解释器极其困难
所依靠的就是让你失去自由的,
所学习的就是让你无法发展的。
能被理解的都是圈套,让你忘了创造
朱传榘,(Jeffrey Chuan Chu)1919年出生于天津,1939年赴美留学。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其他5人共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因此被称为“计算机先驱”。2011年6月6日(美国时间),上海交大校务委员会名誉委员、顾问教授、交大教师活动中心捐建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朱传榘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2岁。在计算机原型产生之前,已经有具有计算能力的电子设备出现,但这些设备只能处理特定数据及定向问题,逻辑处理能力还达不到“通用”要求。在具有“通用”数据处理能力的电脑原型设计中,朱传榘成功拿出计算机逻辑结构的数个设计版本,提高了计算机的“通用”逻辑运算能力,也就是“大脑”功能。在计算机原型中,他的贡献是真正点睛之笔,他也是整个电脑原型设计的核心人物;除此之外,他还参与了计算机芯片设计,及计算机小型化、工业化的工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