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陪伴 发表于 2023-8-28 09:02:33

牛郎织女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715万 建牛郎织女雕塑   当地回应:符合流程

   近日,网友吐槽 河南 平顶山 鲁山县 花700多万元 建造了一个牛郎织女地标雕塑,疑造价过高。8月25日, 记者核实到,该雕塑中标价为715.2万元。鲁山县住建局 回应称,雕塑的招标建设符合流程,有质疑可向审计部门提出来。

   记者梳理发现,山西 和顺、山东 沂源、河北 邢台 、河南 鲁山、河南 南阳 、陕西 西安、湖北 郧西 等 六省 七地 均称自己是“ 七夕发源地 ”。鲁山县 一名导游称,鲁山想抓住“ 七夕发源地 ”这块旅游金字招牌。今年8月22日七夕节当天,2023年中国 (鲁山) 七夕节 在鲁山县开幕,牛郎织女雕塑揭幕。

  住建局工作人员:肯定值得的

  8月25日, 记者在 平顶山市 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 查询到中标公告, 对雕塑的设计需为 国际、国内知名雕塑家 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能够表现 鲁山 城市形象,体现 鲁山 城市风貌,展示 鲁山 未来城市发展形象的优秀作品; 雕塑高度约 17米,采用 铸铜、锻造、浮雕 及 着色 相结合的形式,表现 鲁山文 化之城、旅游之城的新形象。

  “ 牛郎织女雕塑 ”设计者 马某某 对外宣称,他是 睿泽公司 创始人,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研究院 执行院长,中国文化经济促进会 执行会长等。然而,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研究院 没有工商登记信息、中国文化经济促进会 未在民政部门登记。工商信息显示,马某某 是 睿泽公司 的大股东,持股比例7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鲁山县 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境内至今保存有 牛郎洞、九女庙、九女潭、牛郎冢 等遗址遗存,以及诸多相关的 民俗、民歌、民谣 等。辛集乡 孙义村 村民更是把牛郎织女视为先祖,世代供奉,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 牛郎织女文化体系。

      2009年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授予 鲁山县“ 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2019年8月,中国牛郎织女文化研究中心 落户鲁山。7月11日,记者赶赴 鲁山,感受当地浓郁的牛郎织女文化气息。

         牛郎故里传奇多

      鲁山县 城东 大浪河畔,有一座大型公园,名为“ 中国牛郎织女文化风情小镇 ”,园内立着 牛郎织女 的塑像。沿风情小镇东行约 4公里,就到了 鲁山县 辛集乡 孙义村,即 牛郎 故里。

      牛郎故里

      “ 俺们村上的 孙姓 村民都是 牛郎 后裔。”孙义村党支部书记 孙永昌 说,该村的 孙氏祠堂 已有 500多年 历史,祠堂内敬奉着 牛郎织女 及其 一双儿女 和 一头老牛。祠堂门前的“ 牛郎故里遗址 ”石碑,2012年被列入 平顶山市 文物保护单位。孙永昌 说,每年二月初二,除了村里的 孙姓 村民,鲁山县 马楼乡、张良镇 以及 南阳市 的一些 孙姓 村民,也会前来 孙氏祠堂 祭祀先祖。

      “ 牛郎原名 孙守义,父母双亡后,跟着兄长生活。因被嫂子嫌弃,他只好白天放牛,夜晚睡在村后的 鲁峰山 山洞里,人们称其为 牛郎。” 孙义村 70多岁 的 孙老汉 说,在 老牛 的点化下,牛郎 与在 九女潭 洗澡的 织女 结为伉俪。他们的婚事遭到了 玉皇大帝 和 王母娘娘 的反对,织女 被召回天宫,牛郎 携儿女追随,却被 王母娘娘 用银簪划出的天河阻挡。后来 牛郎织女 的爱情感动了 喜鹊,每年 七月初七,它们都会飞往天河搭成 鹊桥 助其相会。

      其实,关于 牛郎洞 的传说,早在 明 嘉靖《 鲁山县志 》上就有记载:“ 牛郎峒,在 瑞云观 下半山,面南,内立 牛郎神,民间 凡马、牛 生疾者,祈祷有应。”

      也有专家学者认为,鲁山县 东部 隶属犨地 历史文化范畴,是最早使用 耕牛 耕作的地区之一,蚕桑文化 也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明清时期号称“ 仙女织 ”的鲁山 丝绸 已大量出口欧洲。因此,牛郎织女 的原形,应为 鲁山 当地擅长 牛耕 的男性和擅长 织绸 的女性的理想化身。

      民风民俗代代传

      作为中国 四大神话 爱情传说之一 的 牛郎织女 传说的发源地,鲁山 除了相关遗址遗存,还保留着 七夕古庙会、三月三山歌会 等习俗。

      七夕节活动

      “ 鲁山境内 的诸多遗址遗存、民风民俗,让不少专家学者叹为观止。” 鲁山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郭伟宁 说,每年油菜花开时,辛集乡 都会举办“ 九姑娘花开在鲁山 ”民俗系列活动,因为 鲁山人 把 油菜花 称为 九姑娘花,传说是 织女 从天上带到人间的。

      “ 俺这里最有名的是 山歌会,届时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看热闹。” 孙义村 村民 许四妮 一边说着,一边顺口唱起了山歌,“ 太阳出来照鲁山,牛郎洞天银河湾。清水滢滢九女潭,九天姑娘来下凡 …… ”

      许四妮 今年70多岁,只有小学文化,但有关 牛郎织女 的民歌、民谣,她能一口气不重样地唱上 100多 首。2013年,许四妮 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牛郎织女传说 ) 代表性传承人。

      “ 2008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组织专家组,赴 辛集乡 实地考察了 孙义村 孙氏祠堂、牛郎洞、九女潭等,走访村民并观看了民歌对唱等活动,认为 牛郎织女故事 虽然家喻户晓,但像 孙义村 这样将 牛郎织女 视为祖先、世代供奉的情况并不多见。” 中国牛郎织女文化研究中心 主任、鲁山县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邢春瑜 说,2009年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授予鲁山县“ 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

      2010年8月,中国邮政 在 鲁山 举办 第5套 民间传说特种邮票 《 民间传说 —— 牛郎织女 》首发式。2015年至2017年,中国邮政 连续三年在 鲁山 首发《 鸳鸯 》《 相思鸟 》《 喜鹊 》特种邮票,把 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的厚重文化再次推向高潮。

      时下,在 辛集乡,一眼望不到头的葡萄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到处都是买卖葡萄的客商和车辆。“ 这都得益于 牛郎织女 的传说。”孙永昌 说,相传 农历七月初七,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 牛郎织女 的悄悄话。不知何时起,孙义村 家家户户种葡萄,目前葡萄种植已成为 辛集乡 的主导产业之一。

      近年来,鲁山县 有关部门在修复 牛郎故里 有关遗迹,创建 牛郎文化园 等基础设施的同时,深入挖掘 牛郎织女 文化内涵,持续开展“ 我们的节日 —— 七夕节 ”系列民俗文化活动,通过 山歌会、民俗展演、相亲交友、集体婚礼等,全力打造最具魅力文化之乡。

      辛集乡 有话说

      辛集乡 地处 鲁山县 东部,总面积92.2平方公里,是 牛郎织女 文化发源地,吃 乞巧果儿、拜 牛郎织女、唱 民歌民谣 等习俗流传至今。 辛集乡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境内有 汉代建筑 秦王庙 遗址、明初建筑 辛集大石桥 以及 千年古刹 圆润寺 等古迹,还有近代“ 五四 ”诗人 徐玉诺 故居、“ 鲁山八景 ”之一的 鲁峰山 等。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牛郎织女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