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运用新场合 普通零部件装配核磁共振仪获得成功

新闻关注 新闻关注 423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4-05-1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C.png
捕获 (2).png




        香港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一种用 现成 零部件 制成的 磁共振成像 ( MRI ) 设备,在与 人工智能 AI 相匹配后,其性能与 高端的 磁共振成像仪 相当,但成本仅为 2 万 2000 美元 (16 万元 人民币 )。

       据 法新社 报道,50 年前 引入的 MRI 设备 被视为现代医学的 基石,它对包括 中风、肿瘤 和 脊柱疾病 等各种疾病的诊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避免 患者 暴露在辐射中。

       不过,目前临床使用的 磁共振成像仪 价格均在 百万美元 以上,发展中国家仍然 很难 负担并普及。

       香港大学 赵宇姣团队 利用从商店购买的 零部件硬件,装配出一台简化的、低功率 的 磁共振成像仪,成本为 2 万 2000 美元。这项研究成果 星期四(5月9日) 发表在《 科学 》杂志上。

        磁共振成像仪 通常需要 很高的 电力输入,但上述 仪器 使用 无需液氦 作为 冷却剂 的 0.05 特斯拉 磁铁,即它只需要 吹风机的 电力,而且不需要 射频屏蔽 装置。

        赵宇姣团队 将上述 系统 与 深度学习算法 集成在一个庞大的 人体解剖结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集 上,以 弥补 图像细节的不足,以及提高 屏蔽射频干扰 的水平。

        这项 系统 在 30 名 成年志愿者身上进行了 测试,发现 成像结果 比 传统扫描仪 强 60 倍。

       赵宇姣团队 说,这些 成果 为制造一台 经济实惠、以 患者为 中心、以 深度学习 为动力的 磁共振成像仪 铺平了道路,将有助解决全球各种医疗环境中未能满足的 临床需求。

       另有研究人员指出,上述研究“ 很有前途 ”,但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所需的 技能,以确保这些设备在当地的生产和维护以及能正确使用。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

        2023-07-23  

        7 月 23 日消息,核磁共振仪器 被誉为“ 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 ”,对于 心脑血管、神经 和 肿瘤 等多种重大疾病 影像诊断 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 被国外封锁。

        据央视新闻,我国自主研发的 核磁共振仪器 已于前不久在 中国科学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研制成功并实现量产,不但解决了“ 卡脖子 ”的技术难题,还解决了 科技成果转化 的问题。

        据介绍,这台我国自主研发的 核磁共振仪器 已经应用于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它还可以将仪器工作的情况实时传输到 15 公里外的 中国科学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进行分析。

       据称,最新一代的国产 核磁共振仪器 已经完全达到了医院提出的 图像质量 要求,它可以迅速获得人体的 全身影像,不仅分辨率更高,还大大加速了成像速度。

        根据 北京大学 深圳医院 医学影像科 副主任技师张辉 的说法,它的图像质量一点都不逊色于 国际先进的 核磁共振仪器 生产厂家,而且成本还低,未来广大人民群众看病的时候花费将会变得更少。

        中国科学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医工所 副所长李烨 则表示: 以前我们 核磁共振 就像拍照片一样,是一张一张的,你一动照片就糊了。我们现在有了 快速成像技术 之后动了也不怕,还可以看到它动的过程。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