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龙不出城,三龟守城门 ”湖南武冈出土明末清初龟

新闻关注 新闻关注 224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4-08-2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千年古城 湖南武冈 施工挖出巨型 石龟,文物部门:  石龟数千斤重,会妥善保护

        8 月 28 日,有网民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视频称,湖南武冈 攀龙桥 施工路段,挖出一个 几千斤 的石龟。 “ 翻新路段,居然翻出来一只完好无损的石龟 …… ” 当地有网民表示,古城有“ 三龟守城门 ”的传说,石龟 被挖出,或能破解这个谜题。

       记者查询发现,武冈 是一座千年 古城,早在 5000 多年前 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了先民繁衍生息的足迹。

下载.png
下载 (1).png


武冈当地发现的石龟

        8 月 29 日上午, 记者联系了 湖南省武冈市 攀龙桥 当地商户获悉,石龟 是昨天上午被挖出来的,商户表示,当地一共有 三个 石头乌龟,“ 很多年前有过一个 ( 石头 ) 乌龟,现在又找出来 第二个。”

        据了解,武冈 当地有“ 三龟守城门 ”的说法,目前只有 一龟 在当地文庙内 保存,其余两龟不知所踪,“ 今天有幸目睹 第二只 龟的全部出土过程,心中震撼不已!  千年 王城 越来越具有神秘色彩,很难不吸引我停留下来。”当地一位网民表示。

        记者查询发现,武冈城 民间素来流传有“ 五龙不出城,三龟守城门 ” 之说。其中 两只龟 在历史长河中失踪。这次重新发现的 石龟,有人认为就是“ 三龟守城门 ”的 石龟 之一。

        8 月 29 日上午, 记者联系了 武冈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 昨日中午,当地文物部门已经安排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了这只石龟,“ ( 文物部门 ) 当时已经到现场去了。”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 武冈市文保中心 林金凤主任,她表示正在发现石龟的 现场。她介绍当地有“ 三龟守城门 ”的说法,第一只 石龟 在当地的 文庙 保护起来了,昨日发现的是 第二只 石龟,有几百年的历史,石龟 上有凹槽,但现场暂时还没有发现 刻字石碑。林金凤 告诉记者,这只挖出来的 石龟 能够确定有 三、四千斤 重,林金凤 表示已经来几次了,会妥善保护好这只 石龟,后续会请专家进行研究,同时会加强对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管,发现文物会及时处理和保护。


        五龙不出城

      “ 五龙不出城 ”是 武冈 最为经典的民间传说。

        武冈 古城内的 穿城河,叫 渠水,是雪峰山赠给武冈人的礼物。在穿城河上,共有 五座 历史悠久的古桥。五座桥 间隔不远地横卧在一条河上,且座座有一个“ 龙 ”字,这和 明代开国皇帝 朱元璋 第十八子 朱楩 有关。

        五座桥 中的 第一座 叫 兴龙桥,因离 湖南省 著名的 28 口古井之一 的 武陵井 仅百步之遥,所以也被称为 武陵桥。桥最初建于什么年代,已无从考证,史料上只记载了 明末 被毁又重建。传说 朱元璋 第十八子 朱楩 被 朱元璋 封为 岷王 定居 武冈后,看到他的 四哥 朱棣 抢了侄儿的 宝座 当了 皇帝,满腹怨气,发誓要过一回“ 皇帝 ”瘾,于是大兴土木,修建王城,加固城墙,又引来渠水贴城墙而流,以让 王城“ 固若金汤 ”。并建桥 五座。为实现有朝一日登上 皇帝宝座 的愿望,他将这第一座桥取名为“ 兴龙桥 ”。

        第二座 叫 攀龙桥,建筑风格类似 兴龙桥。——  或许是天意不让 朱楩 有当皇帝的邪念,他来不及为 第二座桥 命名,便一命呜呼了。百姓觉得当 皇帝 是有天命的,朱岷王 是 朱元璋 的儿子,是 攀龙附凤 来到 武冈的,于是就把这第二座桥称为“ 攀龙桥 ”。

        第三座 叫 骧龙桥,又称 让龙桥。北通老南门,南连资水方向的古城区,是连通古城南北主要街道的要津。给这座桥取名时,百姓认为 朱王 是一个花花太岁,要当皇帝,除非 皇帝 把皇位让给他,这样,“ 让龙桥 ”的名字就在百姓口中传了下来。

       下游 五十米,原本还有 一座桥 的,叫 游龙桥。可惜后来毁掉了。为什么叫 游龙桥?  百姓认为,朱岷王 顶多是条漂游不定的 野龙,不是 真龙,就把那 第四座桥 称为“ 野龙桥 ”,后来人们嫌野字太土太俗,就将“ 野 ”字改成了“ 游 ”字,所以就叫“ 游龙桥 ”。

       最后一座桥 —— 化龙桥。传说是,朱王 一死,当皇帝的野心也随着化为泡影,人们就把这 第五座桥 取名“ 化龙桥 ”。这渠水上的 五座古桥,化龙桥 是最壮观的一座。这座桥最初建于何年,已无从考证,明代 隆庆年间 武冈知州 宋纯仁 在 隆庆年间重修,离现在也有 400 多年 了。关于 桥的历史 和 化龙寺 的情况,进入寺内看读了《 化龙寺简介 》就知道。桥、寺合一,在我们国内也是少见的。化龙寺 一直以来香火旺盛的,为了拜佛,一些人可以彻夜不归。正道是:

莲花细步散香尘,珍重盂兰礼佛频。

多少缠绵无限意,化龙桥畔未归人。


捕获 (2).png



        过去,走进 武冈古城内 的 东门、老南门、鳌山街,可见 三个 雕刻得栩栩如生的 大石乌龟,卧立在城门和街道旁边,人们称为“ 三龟守城门 ”。  相传,武冈城 鳌山街 有位母亲一胎生下 三个 男孩,分别叫 大毛砣、二毛砣、三毛砣。三兄弟 刚上学时,父亲就去世了。 母亲不愿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孩儿们。每天晚上,家里点一盏桐油灯,三兄弟在油灯下书声朗朗,母亲在一边,一针一线给孩儿们缝补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兄弟渐渐长大,学业也日益增进。望着天天向上的孩儿,母亲脸上露出笑容。 私塾学业完成后,三兄弟考进 鳌山书院 就读。那时的 鳌山书院,学生需寄宿,每人每月都得交 二十斤米 给食堂。但此时,母亲患上严重的病,干不了重活挣不到钱,家里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三兄弟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 娘,我们要退学,去帮工挣钱,为你老人家减轻负担。” 母亲摸着孩儿们的头,疼爱地说:“ 你们有这份心,娘打心眼里高兴,但养儿不读书,爹娘傻如猪。娘要你们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们,就有办法养你们。你们到书院安心读书,我按月给送米去。” 三兄弟 终于上学去了。

       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走进书院,气喘吁吁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 称米登记 的王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锁紧,说:“ 你看看,里面有 粗米,有 细米,有 白米,还有 红米。杂七杂八的混在一起,这样的米,煮出来的饭不好看,规定不能收。这次送来的就算了,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 母亲惶恐地请求道:“ 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请你高抬贵手。” 说完,低着头离开了。 第二个月初,母亲又送米来了。王师傅一看,勃然大怒,斥责说:“ 哎,我说你这个大嫂,怎么还是‘ 混杂米 ’呢?你呀,还是背回去!”  母亲双膝一弯,跪在王师傅面前,两行热泪涌出眼眶:“ 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 …… 讨来的啊!” 王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只见一双僵硬的腿肿大变形。她抹了一把泪,哽咽说:“ 孩子爹死了,我得了病,家里穷得无钱买米。三个孩儿们懂事,要退学。我不准退学,要他们专心读书。”  母亲向王师傅说出实情: 她一直瞒着孩子们,每天蒙蒙亮,就拄着棍子悄悄到小街小巷上门讨米,挨到天黑后才悄悄摸进屋。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 母亲唠唠叨叨说着,王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 好妈妈啊!我去告诉院长,要学校给你的孩儿免些学费和米粮。” 母亲慌忙摇手,说:“ 别!别!如果孩儿知道娘讨米供他们上学,就伤了自尊心。影响他们读书可不好。大师傅,求你为我保密!”  王师傅口里答应,还是报告了书院。书院院长 得知母亲讨米送子上学,和董事商量,为三兄弟免了一半米粮,当然保密不让学生知道。 三年后,三兄弟 以优秀成绩毕了业。毕业那天,书院举行隆重仪式。庆典开始,院长将三兄弟请上主席台。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个胀鼓鼓的布袋。此时,王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院长指着三只布袋,激动地说:“ 这就是母亲讨得的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下面,有请这位贤母上台。” 三兄弟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王师傅搀着母亲一步一步往台上挪,心里百感交织。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亲一绺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三个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 娘啊,我的娘啊 …… ”

        第二天,三兄弟 满怀感激地去 资江对岸 半边街拜访书院院长。三人从太平门码头上船,大毛砣 划船。他们不知道资江上游下了倾盆大雨。当渡船划到河中间时,上游洪水汹涌而来,渡船被急浪打翻,三兄弟 坠水被淹死。 在水里漂浮的 三具遗体 变成了 三只乌龟,爬到辕门口路北的 城隍庙。一进庙门,城隍菩萨 就对他们说:“ 你们三人是靠你们母亲讨百家米供养上学的,你们不仅要记住母亲的养育之恩,还要记住各家父老的资助之恩啊! 当下城里治安不好,你们三人要出点力呀。” 三兄弟听了城隍菩萨一番话,连连点头。他们想,城隍菩萨 说得有道理,我们三兄弟应主动 把守 城门,一来守护母亲,二来维护全城治安,以报答母亲和全城父老的恩情。

        第三天,三个乌龟 分别在母亲讨过米的 东门、老南门、鳌山街 把守,维护城池治安。 后来,武冈 知州 建成新城墙时,根据民间传说,在 州城的 东门、老南门、鳌山街 分别用青石立三个 大石龟。这就是 “ 三龟守城门 ”的来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