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兔共耳同享太平盛世

病友交流 病友交流 2509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3-01-2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ZB_0121_CJ_doc7okeo21efoo2o42i7hn_20181121_lipsin.jpg




        兔年春节,萌态可掬的兔子造型在中国随处可见,但 甘肃 敦煌 莫高窟壁画 中的“ 三兔共耳 ”图或许是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兔子造型。

        就如 敦煌研究院 副研究馆员 赵燕林 在电脑屏幕上展示的,这幅 存世千余年 的壁画绘制了三只共用三耳、循环追逐的兔子,寓意往复循环、繁衍生息。

        该图案广泛分布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亚欧大陆各地,如 巴基斯坦 赤陶浮雕、叙利亚 的多色陶瓷、欧洲教堂 彩绘玻璃等。

        如今在 敦煌 当地也有一些文创产品以此图为主题,如“ 三兔共耳 ”福字挥春、咖啡拉花及敦煌市博物馆顶部装饰。

   
v2-b478d45c7d802d104ca3f911fb2d836a_r.jpg
v2-6694770eeab46b6400c7536cc249177e_r.jpg
img_968771af88b8618b2c52d0dc0d5056371c_c.jpg


         甘肃省 敦煌市 东南、鸣沙山东麓 断崖上 南北长约 1600米、高约 50米 的区域内,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地分布着大大小小 七百余座 洞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敦煌莫高窟。

         在莫高窟中,石窟有着宏富辉煌的壁画和塑像,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就是以佛教经变画为主的各类题材的壁画。不仅是在四周的墙壁上,洞窟顶部也多绘制有千佛像和藻井。而在众多精美绝伦的洞窟藻井中,有一类生动形象且构思巧妙的主题 —— 三兔共耳。

         “ 三兔共耳 ”主题藻井画中,画师巧妙地利用了兔子耳朵之间的借用与被借用关系,仅利用 三只耳朵 组成为近似等边的 三角形,以“ 三耳 ”表“ 六耳 ”,使观赏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每只兔子都有两只耳朵。画面整体简练概括、舍冗去繁,不仅与周围的圆形曲线和莲花、飞天等图案相映成趣,还营造出三只兔子相互奔跑追逐、循环往复的动感画面。

         为什么当时会选择以“ 三兔共耳 ”的主题来绘制藻井呢? 学界的研究结论不一,其中一种较为主流的说法认为是因为 兔子 是 佛 本生之一。

         在佛教经典中记载有“ 兔本生故事 ”的典籍有《 六度集经 》《 旧杂譬喻经 》《 菩萨本缘经 》《 本生经 》和《 杂宝藏经 》等数部之多。在较为早期的经典《 本生经 》第六卷 中详细记述了佛陀在祇园精舍时向尽力供养自己和诸比丘的舍卫城某家之主所做的开示。其他几部经典中记载的“ 兔本生故事 ”情节较此略有差异,但反映出的 佛陀 往昔世舍身布施的精神却是一致的。

         目前在莫高窟中发现有“ 三兔共耳 ”图案的藻井集中于 隋至五代 期间开凿的洞窟,其中又以 隋代 洞窟为主。据学者考证和研究,“ 三兔共耳 ”图案其后经由陆上丝绸之路传至西域、中亚乃至更远的欧洲。在上述地区出土的玻璃圆片、陶瓷器、织物以及各地建筑的彩绘、浮雕和地砖上都见到了 三只兔子 相互追逐、生生不息的身影。而敦煌莫高窟也成了世界范围内,目前已知“ 三兔共耳 ”图案的 滥觞。

      

         中新社记者:  目前,现存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 三兔共耳 ”图案有多少个? 它们的造型、纹样有何不同?

         赵燕林: “ 三兔共耳 ” 的装饰图案广泛分布于古丝绸之路沿线的亚欧大陆各地,目前已知该图案年代最早的实例存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从时代分布情况来看,壁画中“ 三兔共耳 ”发端于 隋初,流行于初唐和中晚唐时期,最终消亡于五代。

         莫高窟共发现有 20个洞窟 绘制有这一图案。其中,17个 绘制在洞窟藻井图案中,4个 为天宫栏墙装饰图案,还有 1个 绘制于藻井垂帐纹,共出现 22处,隋代洞窟占比最多,共9幅。

         总体来看,隋代初期此类图案尚显生涩,而至隋代中晚期则极尽繁华,第407窟“ 三兔共耳 ”藻井图案被认为是该纹样的杰出代表,也是大众最为熟知的一幅。

         “ 三兔共耳 ”的图案主体构成呈圆形,三只兔子以等边三角形均匀分布其中,两两共用一耳,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奔跑、相互追逐,首尾相接,动感十足,造型优美。早期图案中的兔子,以白色居多,唐代逐渐出现了黑色、灰褐等色。

        中新社记者: 该图案为何是三只兔子? 有何寓意?

        赵燕林: “ 三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寓意。《 道德经 》讲,“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只兔子 有往复循环、繁衍生息的涵义。“ 三 ”又与佛教涅槃思想吻合,三兔像是“ 前世 ”“ 今生 ”与“ 来世 ”,有“ 循环 ”“ 轮回 ”之意。

        同时,古人眼中,“ 兔 ”的内涵也很丰富。西晋张华《 博物志 》卷四《 物性 》中说:“ 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 明代徐树丕 在《 识小录 》中云:“ 俗曰:兔无雄,望月而生也。” 古人认为世间所有兔子都为雌性,只有月亮中的兔子为雄性,加之兔子繁殖能力极强,自古便成为多子多福的象征。西晋傅玄《 拟天问 》曰:“ 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又说:“ 月为阴水,白兔之形 ”。古人认为月是“ 阴水 ”,还是白兔的化身,故《 隋书 · 天文志 》说:“ 月为太阴之精,以之配日,女主之象也 ”。所以,藻井图案中兔子的形象,也有“ 月神 ”与“ 阴水 ”的意涵,是“ 以水克火 ”的延展。

         另外,汉魏以来,图谶 瑞应 思想极为流行,有着向朝廷进献“ 祥瑞 ”的传统。白色的鹿、兔子等世间稀有罕见,是吉祥、祥瑞的象征。经过魏晋南北朝战争,隋初人口相对退减,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成为普通民众朴素的期盼。藻井是莫高窟洞窟中最为核心的位置,将“ 三兔共耳 ”图案绘制在最中央的藻井中,也是寄托了洞窟功德主们的美好愿望。

         中新社记者: “ 三兔共耳 ”有何源起,其创作手法有何特点?

         赵燕林:研究发现,“ 三兔共耳 ”图案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纹样十分接近,例如出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器上的类似装饰图案,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敦盖、漆器上出现的三兽纹等,最为突出的是汉代瓦当上的三雁纹,以及画像石上的三鱼共首纹等。

         其创作手法是中国传统的“ 共生 ”,即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同造型元素的相同部分叠加重合在一起,在构成新图形的同时,不破坏单体结构的完整性。中国历代纹样作品中,有大量的共生图案,内涵也多与生命繁衍、祈福相关。

        “ 三兔共耳 ”的“ 共生 ”创作手法也体现着中国传统宇宙观。中国古人重视天文,有星象崇拜,“ 三兔共耳 ”有自秦汉以来“ 三圆三方 ”宇宙模型的影子,即由中心三个圆外切三个正方形的叠涩构架而成,体现着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中新社记者: “ 三兔共耳 ”的传播路径有无定论? 该图案为何也在西方社会受到认同?

        赵燕林: 敦煌 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和商贸文化重镇,世界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在这里相会,不同民族与文化交流交融是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重要特征。存世最早的“ 三兔共耳 ”图案正是出现在敦煌。

         学界多认为,这一图案是从中国自东向西传播,其以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渊薮。有部分学者猜想其源于中原,后从蒙古帝国西征时,从敦煌沿丝绸之路同时向蒙古国、印度、中亚各地传播,后从中亚、西亚向非洲的埃及、欧洲各国传播。也有学者提出,是战争把它带至西方社会。

         该图案究竟源于何处,缘何被带至西方?  目前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世界很多民族都有月亮当中有一只兔子的传说。

         随着时间演变,“ 三兔共耳 ”出现在伊斯兰圆章模印玻璃、阿富汗的金属盘、伊朗的托盘、科威特的瓷砖画、德国教堂的钟表、英国教堂的玻璃窗上,成为当地宗教、文化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图饰,沿用至今。

         该图案对于西方民众意味着什么?  一些西方学者做了调查,甚至专门有团队出版了《 三只野兔的神奇旅程 》等研究文集,他们认为“ 这幅图具有神秘的力量 ”,能够为人们带来无限遐想和吉祥的寓意。由此看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对艺术魅力的认同与对生活的美好祈愿是相通的。


      
         赵燕林,甘肃省甘谷县人。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在《敦煌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艺术设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文化及石窟艺术,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日本《比较民俗研究》等期刊发表“三兔共耳”相关研究论文5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等研究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多项课题基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