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是诺奖桂冠加持者 莫言也是文人相轻的被批斗者

病友交流 病友交流 1085 人阅读 | 1 人回复 | 2023-11-2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推动文学与乡村更好结合   莫言 文学艺术馆 在山东高密开馆

          11月28日,莫言文学艺术馆 ( 红高粱文学基地 ) 在 中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 的家乡 山东高密 开馆。


e75a61d4-dcc2-4808-a189-600ff8caa6ca_zsite.jpg


          该馆收藏了 莫言 的手稿资料、文学作品等各种文献珍品,汇集 文学、艺术、民间文艺 等多种形式,集展览展示、创作交流、学术研讨等功能于一体,将有力推动文学与乡村建设更好地结合。

          潍坊市 人民政府市长 刘建军 在致辞中表示,潍坊 是 莫言 的老家,他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莫言文学艺术馆 启用后,将发挥好文化交流传播的平台阵地作用,着力建设文学爱好者的殿堂、教育研学的高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更好地弘扬优秀地方文化,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著名作家、天津大学 冯骥才 文学艺术研究院 院长冯骥才 在启动仪式现场,剖析 莫言 文学艺术馆的价值地位,并分享他与 潍坊市 在文化领域互动合作的过往。

          冯骥才 在致辞中说,他去过世界上一些国家,参观、拜谒 过 诺贝尔奖文学得主 的纪念馆、故居 和 博物馆,在那里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启示,感受到他们为了人类文学事业所做的贡献。莫言 的分量、价值、意义,就是这个 文学艺术馆 的分量、价值和意义。“ 当文学艺术馆建在作家的故乡上,更多了一层意义。”

         “ 一棵文学‘ 巨树 ’一定是长在一片广袤、雄厚、特殊的沃土上。这片沃土深藏着解读这位作家的‘ 精神密码 ’”。 冯骥才 认为,莫言 的作品中饱含他对故乡的大爱,莫言 文学艺术馆的启用,为这片土地大大增添了魅力,将对中国文学创作、国际交流、莫言 文化带来持久推动力。


40c195a8-c18f-40f3-b0f1-ce402cf1be00_zsite.jpg


         中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 在启动仪式现场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早在 2009年,“ 莫言文学馆 ”就已成立,坐落在 高密市 第一中学。“ 获奖后,来自世界各地的 媒体记者 和 民众 云集于此,对我、对 高密 有了比较完整的印象。”  随着岁月变迁,为了让文学与乡村建设更密切结合,当地决定在 高密东北乡 建立一个新场馆。

         新馆所 在地,是 莫言 早年生长的地方,也是 高密、胶州、平度 3县 交界处。莫言 告诉记者,历史上,这里发生了很多精彩故事,这里北临电视剧 《 红高粱 》 拍摄地,东接电影 《 红高粱 》 外景地、抗日伏击战 发生地 孙家口小石桥。“ 我的小说《 红高粱 》就是在这样一个真实的场景基础上写成。”

         莫言表示,新馆 在此建设,让文学与乡土有了更好地结合,同时密切了与周边县市的联系,对促进高密文学事业发展、振兴当地农村文化都将产生积极作用。同时,新馆具备召开中型国际研讨文学会议的条件,将来会有很多重要会议在此召开。“ 这一区域还将打造一个红高粱小镇,将会进一步促进高密红高粱文学现象的发展。”

         近年来,莫言 重视家乡文化建设,助推 高密 培育起“ 一镇一主题 ”乡村节会,推出了“ 红高粱 ”“ 九儿 ”“ 虎游记 ”等特色文化品牌。高密市 连续三届被评为 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 先进市,先后被确定为 中国文旅融合发展名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 扑灰 年画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国诗歌之乡,为乡村文化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启动仪式结束后,原中国文联 副主席 左中一 ,中国作协 党组书记、副主席 张宏森,北京 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 会长 王振 等与会嘉宾参观展馆。当天,民众也在展馆内了解 莫言 的文学作品。


.

回答|共 1 个

一路陪伴 发表于 2023-11-29 19:57:03| 字数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10月,远在瑞典的 诺贝尔颁奖典礼 沸腾了。中国籍作家 莫言 以精湛的作品,摘得 诺贝尔文学奖 桂冠。这不仅是文坛的盛事,更是整个中国的高光时刻。

        然而,当 莫言 荣归故里后,等待他的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无数人的谩骂。这让不少围观网友十分不解。要说 莫言 获得诺奖明明是为国争光的壮举,为何那么多人还要来骂他?

        国人对莫言的批判风潮,最先从 文学圈里 传来。同为文人的 古川、北风 等多名文学爱好者,共同公开发表了《 中国民间人士反对 莫言 被授予 2012年度 诺贝尔文学奖 的公开信 》,要求 诺贝尔文学奖 取消 莫言 领奖资格,就此掀起了一场 文学界 对 莫言的 大批判。

        很快,作家 陈丹青 也在电视节目中暗讽 莫言,直言自己从来没看过 莫言 的作品,但十分确定 莫言获奖 与他的 作品无关。

        无独有偶,青年作家 张一一 在 莫言 获奖后表达了与 陈丹青 几乎一样的观点。唯一不同的是,张一一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连 陈丹青 仅有的几分委婉也弃之不顾,单刀直入地指出 莫言 之所以能获得 诺贝尔奖,全是靠 贿赂 评委换来的。

        一席话惊得围观众人大哗,网上渐渐出现了些许指责 莫言 的声音,所幸部分网友突然想起 张一一 早年曾公开向 诺奖评审们 喊话称,自己可以代表 14亿 中国人领诺奖,然而在 诺贝尔评委组 未给出任何回复后,张一一 又公开表示自己根本 不屑于 领诺奖,今后也不会去参加诺奖评选。

        张一一 酸葡萄心理般的言行,让原本义愤填膺的网友迅速冷静下来,网络上的一场骂战就这么消弭于无形。然而,网友们回到前排接着吃瓜之际,文学圈 对 莫言 的敌意并未丝毫减少。比如获得过 茅盾奖 的 刘震云,就愤愤不平地说连 莫言 都能拿到诺奖,那国内能拿诺奖的至少 十人 起跳。

        而 现代文学博士 李彬 等人,也对 莫言 获奖颇有微词。他们专门出版了《 关于 莫言的 批判发行书 》,不仅对 莫言 文章中所谓的“ 失误 ”大加批判,还列举了多条 莫言 对 中国文学 犯下的“ 罪行 ”。

        文学界 几乎一边倒批判 莫言 的态度,不可避免地带动了网友们的情绪。一些买了 莫言作品 却自认为没有达到期望值的读者,忍不住在网上表达对 莫言作品 的失望之情,无形间充当了批判 莫言的 神助攻。

        更多的网友,则是在从众心理下跟风批判 莫言。他们或是从批判声中获得道义正确的成就感,或是纯粹享受网上攻击他人的快感,硬是将这场针对 莫言的 网络批判,变成了全民参与的狂欢盛宴。

         万众狂欢中,一些根本不了解 莫言 的网友也加入了批判 莫言 的大军中,以致网上一度出现网友们怒骂 莫言 作品《 白鹿原 》的桥段,弄得 原作者陈忠实 满脑子都是黑人问号脸。

         或许 莫言 自己也没有想到,一个诺贝尔奖,竟然让他成为众矢之的,现实生活里发生的故事,真是比他的作品更精彩。

         所幸 莫言 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早在 莫言 获奖之初,与 莫言 同时代的作者 余华 就高调向 莫言 表示祝贺,而当网络上批评声四起时,余华 也带着几分文人傲骨坚定地支持 莫言,还对外放话道:  莫言最差的作品,也比 九成 茅盾奖的获奖作品优秀。

         莫言 作品最让人诟病的“ 丑化 ”中国人问题。在 莫言 本人看来,或许只是他魔幻现实主义的一种呈现,而在有心人看来,则是 莫言 故意描写动荡时代下人性的扭曲,这与西方 丑化中国 的目的不谋而合,故而西方将 诺贝尔文学奖 颁给莫言,以表彰他“ 丑化 ”国人的功劳。

         诚然,莫言作品 里确实出现了许多对 人性 阴暗面的揭露,但正是这样直面人性的逼真描写,才让莫言的作品拥有了 灵魂,因为那犀利的笔触记录的,是文学作品,更是半个世纪历史风云跌宕起伏下的世间百态。

         莫言 的作品可能不符合 主旋律,也注定让一部分满心以为“ 岁月静好 ”的人失望,但不可否认,莫言 的作品充满了对变革时代的清晰展示与思索,这不是对国人的偏见,而是 莫言 以朴素的小人物为载体,以笔为戈,发出的振聋发聩的时代之音。

         都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对于 莫言 来说,太过真实的描写,总让读者有些不适。偏偏莫言的作品写实的同时又加入了深刻的思考,宛如艺术珍品,自然曲高而和寡。

         网友们一直不理解 莫言,将网络谩骂进行到底,对 莫言 的伤害其实也微乎其微。正如 莫言 所说:  起初我还以为大家质疑的人是 我,但后来 我 却发现,这是一个与 我 毫不相关的人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