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块化学习法
斯科特杨在他的一系列高效学习的书中提到过这个“模块”学习法。这其实是一种工程学思维方式。对于工程学不太熟悉的朋友,我简要说明一下。这是一种将目标任务或事件先拆分,再重新有机组合的过程。对象可以是一门新的学科,一项刚拿到手的工作项目,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任务。拆分的过程,一是为了摸清和了解该对象的各项机能,本质,各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启成顺序,二是为了将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像庖丁解牛一般,分解成自己已知的,熟悉的领域。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可以合并的项目,有因果关系的项目打包成一个组块。具体实施的时候,它们将不再是一个个分散的细节,而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有机整体。这个过程将为你节省不少心力。更可以让你处理事务的过程,变得更加确定,并且大大提高结果的可预测性。
这里,我们用做饭为例解释。比如你想做一道水煮牛肉。面对着一块肉,一捆葱,2把刀一锅水等等,没有经验的你可能眼前一团乱麻,不知如何下手。此时你需要先梳理和拆分任务:要完成一道美食,需要准备工作,具体制作,品尝,以及善后的收拾。这是最初的拆分,这一阶段不用担心自己拆的不够细,主要是开一个头。接下来,在准备的过程中,要继续拆分:准备包括食材,厨具,调味料,或者甚至搜索网上美食达人的食谱。做饭与其他很多不同任务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它有时间和过程的顺序。先放什么原料,再放什么佐料,什么时段,改用什么火候,一步一步其实是有逻辑规律可循的。
接下来你可以再从具体制作中拆分,原料需要处理,比如去筋和飞水,姜蒜需要去皮,辣椒需要剥籽等等。这中间可能会有前一步的某一具体步骤,需要合并到下一步等等。请注意,合并的过程,其实就是你在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任务进行打包重组的过程。比如大料,八角,桂皮等调料需要洗净处理好以后包在一起,比如切好的肉块需要腌制等等。一旦有一些最具体,简单到不能再拆分的细节,根据过程需要可以打包处理时,你就是在完成第二步,即模块化的重组。你甚至可以打乱任务之前原来的顺序,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穿插模块,和任务的进程。比如,在腌肉的时间空档,可以再看看食谱,有没有遗漏。或者同时烧水,或者清洗收纳一些厨具,使得厨房操作台看起来没有那么乱。别忘了,整洁有秩序的工作环境,也是提高任务处理效果的隐性因素。到了实际制作的时候,原料已经腌制入味,开水和锅,铲都准备妥当,各项工作都已做好。此刻已然胸中有数,只需按部就班的炒,烧,煎,装盘,摆盘即可。
当然做饭的过程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任务。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可能是比水煮肉要更可怕复杂的,(而且很多也不怎么可口。)但只要具备这样的工程学思维方式,学会拆分理清问题,具体分化,各个击破,重新合并,打包重组,安排顺序,便可做到井然有序。操作训练的次数越多,越能将其转变为流水般的作业模式,变成有如道法自然一般的手到擒来。
作者:果大喵喵
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p/a30179790e71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