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过无我,有你有我,看你看我,不见不缘! 这是姜维的心得。
姜维,83 年 生人,出生在东北那片老工业基地的 辽宁东部,具体点,就是 桓仁县城。对于一个艺术生来说,考前的岁月绝对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朵芳华。80 后 的这群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为了自己的艺术梦想来到大都市 北京 学习绘画是件多么荣幸而又艰巨的事情。他说,回忆起那时的日子真是叫人激情燃烧的难以忘怀。
在他的回忆里,从小到大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去这么远的地方,“ 记得那是 秋天 9,10 月份 的一个晚上,我们县里这届 学艺术 的 6 位 同学一起到客运站坐夜车去沈阳中转到北京。”东北的秋天已经开始寒风刺骨,那天晚上孩子的父母都去送行。大包小包,依依不舍,车站离别。
从那晚上起,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学,更不知道学这些以后在社会工作中能不能有用武之地。懵懂的孩子到了北京,一到北京考前的老师在火车站接他们,“ 这是一位光头白胖的男老师。”
在 姜维 的描述下,考前老师的模样跃然脑海,回忆那段岁月“ 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就这样跟着那个男老师坐公交车 938,到了 通州李老新村 跟我们老家差不多面貌的小地方。记得我们住在顶楼,没有床,打地铺,画班里还有几位河南的同学一起画画。北京的 9.10 月份 并不凉快,我们买了电风扇,铺上凉席,晚上躺在地上看着窗外的星星,时不时的有个大飞机从头顶飞过。那时的我们想家又兴奋。”
回忆考前趣事:“ 记得我为了省钱,喜欢喝冰红茶,自己制作冰红茶,买点橘子精,绿茶,白糖,烧壶开水,一冲,用凉水在水盆里拔凉。给同学们喝,成就感啊! 后来还煮茶鸡蛋,得到老师同学们的一致赞扬。说到这里,彷佛我们去北京学画画好像是在玩。” 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其实每个人都在很刻苦很认真的学习、画画。考前班的安排,从 早上 9 点 开始画画,画素描,色彩什么的,晚上吃完晚饭,8 点 开始画到 半夜两点多钟 画速写。我们轮流做模特。”
那时铅笔一捆一捆的用,纸张一摞一摞的画。我们不是去玩的,我们是来奋斗的,这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默念的。
“ 若水待人载之,若冰坚莹处事。若云飘摇向阳,若吾这般模样。” 在这个信念之下,时光如水匆匆过,转眼间过年了,老师不让孩子们回家过年,怕松劲儿。“ 在画班我们自己包饺子,写对联,看春晚,过春节。到了午夜敲钟声的那时间了,大家都忙着给自己父母打电话拜年,可是当时国家移动信号不是很给力,到了那时线路忙,总是打不通,真是急坏了我们。记得事后,听爸妈说起那个春节的夜晚,我爸妈他俩在街上放小鞭,捡人家放过的鞭炮未点着的大地红放着玩,可以想象那时是多么的无聊和想念他们的儿子啊。” 是以 千里思念化春泥,一抹牵挂两相依。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没有白费,到了艺考出成绩的那几日,录取通知书纷纷寄来。“ 我们都专业得到了不同大学的认可,我们都有资格去考我们报考的大学。我们这一届艺考生几乎全部考上大学。”
能在寥寥几笔完美表现人物特点,将人物形态和五官描绘细致,精准的抓住人物的动态特征。
仅仅是简单的几条线条,勾勒出脸部神态,虚实相生,形神具备。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层次分明,在他的画中,看到的没有粗糙,趣味生动。
他的色彩,干净却富有魅力,他感悟这苦难,困难,不顺都是生命里不可避免的调味剂,只有尝尽酸甜苦辣,才懂得珍惜眼前,才能雨后见彩虹,见阳光。
姜维 ( 1983年- )
油画艺术家 姜维 出生于 1983 年 辽宁本溪,毕业于北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