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就此别过 相忘于江湖

新闻关注 新闻关注 220 人阅读 | 2 人回复 | 2024-11-2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HONGKONG-CHINA-LIFESTYLE-121646_3.png




        香港传统媒体行业近年逐渐步入 寒冬,当地 7-Eleven 便利店 近月更传出会陆续取消店内的 杂志架。香港报贩协会 副主席林长富 形容,香港纸媒已完成历史任务。

        随着阅读风气转变,购买杂志的读者不断减少,香港多份 杂志 过去几年相继 停刊,涵盖旅游、文学及电脑等范畴,包括《 经济日报 》集团旗下的 《 U Magazine 》、创刊 逾 30 年 的《 PCM 电脑广场 》等。DFI 集团旗下的 7-Eleven 便利店,近月也传出会陆续取消店内的 杂志架,不再售 卖杂志。

       《 香港01 》 周五(11月22日) 报道,这网媒记者 11 月初 到中环及旺角的 四家 7-Eleven 便利店,发现部份店铺已不设 杂志架。店员透露收到公司指示,需要移除 杂志架,改售其他产品。

       《 联合早报 》 记者 周五 在将军澳地区的多家 7-Eleven 便利店也发现,少数几家 便利店 没有杂志架。也有便利店把 报纸架和杂志架 合併为一,只售卖 少量杂志。

         DFI 集团 回应时指出,7-Eleven 一直以顾客为先,定期审视每家店铺实际情况,按顾客的实际需求,调整货品供应,包括 报章 或 杂志。

         香港报贩协会 副主席林长富 接受 《 香港01 》 访问时,形容以往香港 杂志 的盛况“ 百花齐放 ”,当时以娱乐杂志为主,单是娱乐杂志已“ 多得数不清 ”; 也有很多例如 车、本地创作 和 专题 等其他种类的杂志。每期杂志的印刷数以 万计,有些更有逾 10 万本,一度是流行文化的指标。

        林长富 指出,目前香港 本土杂志 每期的印刷数只有 一两千本,没有哪一个种类的销售情况特别理想。随着 智能手机 兴起,杂志 提供新资讯的功能已被取代。即使阅读文化仍然存在,人们也会去书局 买书,而不是 买杂志。他形容纸媒已“ 完成历史任务 ”。

        著名武侠小说 杂志 《 武侠世界 》 前任社长 沈西城 接受《 联合早报 》 访问时也表示,1960 年代 至 90 年代 是香港杂志的兴盛期,报摊 摆放各种不同的杂志,稍有文采的作家能够同时撰写 数个 专栏,收入可观。但在 1997 年 香港回归后,许多杂志因销量不理想已结业。
以创刊 60 年 的 《 武侠世界 》 为例,高峰时期的销售有 三四万本,1997 年 后不断下滑,跌至每期只能卖出 四五千本,经营困难,2019 年 停刊。

        但 沈西城 认为,香港本土杂志仍有发展 空间,“ 50岁 以上 的读者仍然倾向看纸质杂志,我在社交平台发表文章,经常有读者留言支持。香港目前的问题是写手的 中文 水平差,难以吸引读者;若杂志在这方面提高水平,仍会有一定的粉丝支持。”

       香港中文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教授李立峰 也认为,虽然 饮食 或 旅游 等范畴的实体杂志或不能生存,但不代表所有 杂志 都步向死亡。例如,放在 飞机椅 背上的杂志,印刷量不多,专门为旅客而设,至今还有一定 需求。

        他认为,杂志可通过 重新定位,转型至其他 商业模式。例如,透过独立的 发行网 提供特定的客户群,相信短期内不会完全消失。




.

回答|共 2 个

误伤渡者 发表于 2024-11-23 13:53:28| 字数 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不仅看纸质的东西少了,连提笔写字都少。
我是自野蛮向文明的渡者,到达彼岸时被文明与野蛮之战所误伤。

木火通明 发表于 2024-11-24 13:29:11| 字数 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还是比看视频玩手机有意义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