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的预防与治疗

病友交流 病友交流 32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5-02-1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春风知我意 于 2025-2-17 17:42 编辑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分泌的神经毒素引起的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主要是随意肌的间断性、强直性痉挛,其中的咬肌痉挛可以导致牙关紧闭。诊断是基于临床的。以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治疗,并加强支持疗法。
破伤风杆菌孢子可在土壤和动物粪便和保持存活多年。
2019 年,破伤风估计在全球范围内造成 34,700 人死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但这种疾病的报道很少,因此这个数字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5年约有34000名新生儿死于新生儿破伤风,自1988年以来减少了96%。这一减少归因于免疫接种的增加。
1947年以来,美国报告的破伤风病例下降了95%以上,破伤风死亡人数下降了99%以上。2009年至2017年,报告了264例破伤风病例和19例因破伤风死亡的病例。
破伤风的症状和体征
潜伏期为2天~50天不等,平均5天~10天。
破伤风的症状包括
●下颌僵硬
●吞咽困难
●坐立不安
●易激惹
●颈或四肢强直
●背部弓形(角弓反涨)
●头痛
●咽喉痛
●强直性痉挛
后期,患者下颌几乎不能张开。
破伤风的诊断
●临床评估
当患者出现突然、不明原因的肌肉僵硬或痉挛时,应考虑破伤风,特别是如果他们近期有伤口或存在破伤风危险因素。
破伤风可与细菌或病毒起源的脑膜脑炎混淆,但以下提示破伤风:
●感觉中枢功能完好
●正常脑脊液
●肌肉痉挛
牙关紧闭须与扁桃体、咽后脓肿或其他局部原因加以鉴别。 吩噻嗪类可诱发类似破伤风强直表现(如肌张力障碍反应,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症候群)。
C. tetani可对伤口进行破伤风杆菌培养,但敏感性较低,仅30%破伤风患者培养结果阳性。此外,可出现假阳性培养结果。
破伤风的治疗
●支持治疗,尤其是呼吸支持
●清创
●破伤风抗毒素
●l苯二氮卓类用于治疗肌痉挛
●抗生素治疗
●一些药物用于治疗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要求保持呼吸道通畅;
其他干预措施包括早期、足量使用人类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中和未结合毒素;防止毒素进一步生成;给予镇静;控制肌痉挛、高渗液、维持体液平衡和防止并发感染;持续性护理监护。如果TIG无法获取,可静脉用含有破伤风抗毒素的免疫球蛋白(IVIG)。
总体原则
患者首先应被安置在安静的病房。指导所有的治疗措施的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l通过清创伤和抗生素治疗可预防毒素进一步释放。
l TIG 中和中枢神经系统外未结合的毒素。
l使用破伤风类毒素进行免疫,注意将其注射到与抗毒素不同的身体部位
l使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毒素作用减到最低。
伤口护理
污染物和坏死组织有益于破伤风杆菌 C. tetani复制,要进行快速、完全清创。尤其是深部的穿刺伤。不能单纯使用抗生素来代替充分的清创术和免疫接种,但通常要给予。
破伤风的预后
根据《默沙东诊疗手册大众版》的表述,破伤风患者的病死率在资源丰富和资源贫乏的国家之间差异很大。通过使用包括机械通气在内的现代支持护理,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康复。
未经治疗的新生儿和成年人死亡率较高。
死亡率最高人群为年龄偏大/偏小者以及静脉吸毒者。
潜伏期越短,症状进展越快,治疗越迟,预后就越差。没有明显感染灶者,病情发展往往比较缓和。
破伤风的预防
所有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都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
儿童在2个月、4个月、6个月、1518个月和46岁时接种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百日咳疫苗(DTAP) ;他们应该在1112岁时接种破伤风-白喉-百日咳(Tdap) 加强针,此后每10年接种一次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 (TD)。尚未完全接种疫苗的 7 18 岁儿童应接种一剂 Tdap,并根据 CDC 建议的个性化补充计划接种额外剂量。
>19岁的未接种疫苗的成年人应尽快服用一剂Tdap,然后每10年服用一次TdTdap
无论最后一次接种是什么时候,孕妇每一次妊娠均建议接种Tdap,最好是在2736周时接种;此时接种疫苗,胎儿可发生被动免疫。
看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了解更多信息,包括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剂量和给药,和不利影响。
更多破伤风-白喉疫苗信息请参见MMR疫苗,包括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剂量和给药和不良反应。
患破伤风后机体不产生免疫力,因此感染后仍需进行疫苗注射,除非他们完成了完整的初始接种。
伤口增加破伤风风险的患者应根据伤口类型和疫苗接种史进行预防;也可能表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