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美国就业市场炸锅了!最新数据显示,顶级商学院毕业生正排着队领失业金。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披露,现在美国企业招聘率已跌至2020年疫情以来最低点。整个市场卷成了绞肉机,哈佛、斯坦福这些所谓"天之骄子"们正体验着普通人的困境:毕业即失业。
彭博社最新分析了全美七大顶级商学院的就业数据,结果让人瞠目:哈佛商学院:2024年毕业三个月后还没找到工作的比例从2021年的4%飙升到15%,翻了近四倍!
MIT斯隆:没工作的MBA比例同样从4.1%暴涨到15%
芝加哥布斯商学院:未就业毕业生比例增长近六倍,从2.3%飙升至13.2%
哥伦比亚大学:失业比例直接翻倍,从6%增至11%
斯坦福商学院:未就业比例三倍增长,从4%升到12%
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从2.9%猛增到10.2%,增长超过两倍宾夕法尼亚大学
沃顿商学院:虽然就业率仍最高,但2024年毕业三个月后仍有6.9%学生找不到工作,而2021年只有1%
那些花200万读顶级MBA的"精英"们,现在正面临着一个惊人的现实:他们可能和普通本科生一样,在LinkedIn上疯狂投简历却石沉大海。
当我在哈佛广场遇到那位刚从商学院毕业,转身去Uber Eats送外卖的闫博文(化名)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情况有多严峻。他苦笑着告诉我:"我爸妈在国内卖了套房子供我来哈佛读MBA,本以为毕业就能进高盛,结果现在只能靠送外卖还学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让我们直接扒开美国就业市场的遮羞布看看真相。Poets and Quants的数据显示,哈佛、沃顿、哥伦比亚2022届MBA毕业生中,超过70%的人涌入了金融、咨询和科技行业。而这三大行业在2024年的招聘量全部大幅缩水!
这就是残酷现实:企业不再把MBA毕业生当成高端人才,反而更看重那些有技术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AI相关硬技能的人。我最近辅导了一个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李梓峰(化名),他投了112份简历,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
当我看他简历时,满眼都是"战略分析""领导力""团队管理"等空洞词汇,而实际技能栏几乎是空白。
企业招聘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名校毕业≠好工作,能干活才是硬道理。
很多家长还活在十年前的认知里,以为送孩子去美国读个名校MBA,毕业后就能像开了金手指一样,企业排队抢着要。现实是,2025年的用人单位压根不吃这套。
招聘官告诉我:"我们宁可要一个本科毕业但精通Python和数据分析的应届生,也不想要一个光有MBA学位却连SQL都不会写的'高材生'。"
让我们看看市场的血淋淋数据:麦肯锡在芝加哥布斯商学院的招聘从71人暴跌至33人;在科技行业,MBA岗位正以每年15%的速度萎缩;金融行业中,投行分析师岗位对比2021年减少了近28%。
我的学生王庆(化名)曾是北大毕业生,家里花了230万送他去读沃顿商学院,毕业后却差点连OPT工作都找不到。他最后是通过我的指导,临时补了三个月的Python和数据分析课程,才勉强在一家中型咨询公司找到了职位。面对这种局面,留学生该如何调整求职策略?
首先,再高的学历也比不上一手硬技能。如果你的孩子正准备出国,或者已经在读,必须让他们额外补上这些技能:数据分析能力(Python、R语言)SQL数据库操作商业智能(BI)工具使用产品管理方法论AI相关技术(至少得懂概念和应用场景)我辅导过的清华学生张淼(化名)原本申请了哥伦比亚的MBA,在我的建议下调整为数据科学硕士,毕业后三周就拿到了亚马逊的offer,薪资比他同校的MBA同学高出32%。
其次,别再死盯着科技、金融和咨询三大饱和赛道。这些行业不仅在缩减招聘,竞争已经卷到了变态级别。很多留学生和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就在传统热门行业日渐饱和的同时,一些新兴领域正在大量吸纳人才。想要在美国就业市场突出重围,就必须放弃老旧思维,盯准新风口。医疗科技(MedTech)正经历爆发式增长。
未来五年,最吃香的不是能做PPT的MBA,而是既懂技术又懂商业的"双料人才"。我遇到太多留学生家长把百万学费砸在了已经贬值的学历上,却忽视了真正值钱的能力培养。
你花300万让孩子去常春藤读MBA,不如花30万让他学点真本事,再加上名校本科学历,照样能在美国就业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有些家长会说:"可我孩子文科生,学不来编程啊。"这就是认知误区!
我辅导过的北大中文系学生刘梦(化名),零基础自学三个月Python和数据分析,现在在旧金山一家初创公司做产品经理,年薪12万美元。别再指望学历镀金就能保证孩子的未来,市场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天花板挂满的证书。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在美国读书或准备申请,一定要重新评估职业规划。
选择大于努力,方向决定出路。
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下一个拿着哈佛文凭送外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