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病人家属,不一定只包括病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吧?
做为小姨,我一直把自己当成病人家属的角色,虽然小梅不是我自己的孩子。
我毕竟不是患者父母,我不知道,在一个落后偏僻的农村家庭里面,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做为孩子的母亲:
她要承受哪些压力?(外界的嘲讽、冷眼、议论)
她要面对哪些现实问题?(学业、工作、婚嫁、生育)
她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这些压力她是否能承受的了?
记得小梅住院时,别的家属就告诉我:这个病,一辈子都离不开药,一辈子都好不了、、、、。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无助与无奈。姐姐大概也是这样的吧。
前天跟姐姐电话聊天,聊到小梅以后就业问题,我想让她有点思想准备,就业或许不会像同龄人那么顺利,也许会受到排挤......
姐姐立马岔开话题,说以后再说这事儿 ,给我的感觉是她避而不谈,不想面对。我不能理解姐姐的逃避,也许只有病人的父母才能明白这种心情。
第一次送小梅去医院,我陪着她,姐姐因为小儿子太小,未能跟随。
住院治疗,医生说孩子太小,最好有大人陪着她,不会让她感觉自己被父母抛弃了。我向公司请了10天假,每天与她一起吃住。
因为错过了中考时间,关于病后上学,小梅继父强烈反对她上学,我托朋友帮小梅找到了学校,中专学费全免,生活费学杂费900块我自己掏的,他们拿不出这些钱,继父更不愿意拿。
期间,药费不足时,姐姐时不时的张口问我拿,每次我都第一时间转过去。
终于中专阶段要进入实习阶段了,和下半年的单招考试报名。姐姐对这些似乎毫无兴趣,全权委托给了我,就连单招报名时家长的联系方式都写了我的,当然我也是同意的(有时候我不知道姐姐有没有想甩包袱的意思)。
同样做为一名母亲,我觉得姐姐是弱小的,面对精神疾病的女儿以后的事情,甚至是躲避的。每次跟她聊到这些,她总是逃避,不敢面对,所以每次跟她聊天,都是不欢而散。我不能理解她,她也不能理解我。
第一段失败的婚姻,留下两个缺失父爱的女儿,再婚后,育有一子,自己无工作,在家带娃。对待两个女儿的照顾,自然又要分心不少。所以对待她两个女儿,我一直是想让她俩感到有亲人的关爱,我也在尽我所能帮助她俩。虽然我与姐姐并没有血缘关系。
有时候,我也在想,我这个小姨是不是管的太多?我是不是跨越了姐姐的职责?我是不是不应该这样?我也有感到累的时候。
但当我看到两个女孩时,内心总是很心疼她们,特别是小梅,上学这两年,经常与我保持着沟通,有问题时第一时间联系我。
小梅未来的路还很长,踏入社会后,她会不会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呢。
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家庭,该何去何从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