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公益论坛

查看: 18|回复: 0

什么原因会引起心房颤动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72

主题

1

回帖

3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10
发表于 昨天 09:49| 字数 1,58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心房颤动是一种快速、不规则的房性心律。症状包括心悸,有时疲乏,体力下降和晕厥先兆。可能形成心房栓子,有引起栓塞性脑卒中的明显危险性。根据默沙东诊疗手册app官网记载:诊断靠心电图,治疗包括用药物控制心率,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有时用药物或心脏转复的方法使心房颤动转复成窦性心律。
心房颤动是由多种电生理和结构机制引发和维持的。在其病程早期,主要机制是局灶性自律和微折返(驱动因素),主要源自心房附近静脉结构中的肌袖,尤其是肺静脉。心房电重塑促进功能性折返回路,包括前导环折返和转子(激活波前的时空组织为快速、局部折返螺旋波,具有离心扩散)。最后,心房结构重塑,包括心房纤维化,允许结构折返(折返激活波前环绕解剖屏障,如疤痕),除了其他现象之外,还会产生多个无序激活的心房小波。在心房颤动时,心房无收缩,大量的电刺激涌向了房室(AV)传导系统,引起不一致的冲动传递和不整齐又不规则的心室率,心室率通常在心动过速速率的范围。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影响美国300万至600万成年人。男性和白人比女性和黑人更容易患心房颤动。男性一生中患心房颤动的风险约为 25%,女性约为 20%。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 岁时发病率< 1%,65 岁时发病率 1% 至 4%,80 岁时发病率 6% 至 15%。心房收缩缺失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脑血管栓塞事件的总体年度风险为 3% 至 5%,心房颤动是所有中风的约 20% 至 25% 的病因。
老年患者和风湿性心瓣膜病、机械性心脏瓣膜、甲亢、高血压、糖尿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或既往有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更高。这些因素都被纳入了预测未来血栓栓塞事件风险的评分系统中,例如 CHA(2)DS(2)-VASc 评分,该评分广泛应用于没有中度或重度二尖瓣狭窄或机械心脏瓣膜的患者(无论其 CHA(2)DS(2)-VASc 评分如何,这些患者都需要抗凝治疗)。 全身性栓塞也可引起其他器官(如,心、肾、胃肠道、眼)或肢体的功能异常或坏死
心房颤动也可能损害心输出量;心房收缩丧失可使正常心率下的心输出量降低20%之多(3)。 这种幅度的减低通常仍能很好耐受,除非心室率变得太快(例如>140次/分),或患者心排血量处于边缘状态或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展为心脏衰竭。
房颤的病因
房颤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反流、甲状腺功能亢进、狂饮酒精饮料(假日心脏病)
房颤少见病因包括:肺栓塞、房间隔缺损和其他先天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睡眠呼吸暂停、心肌炎、心包炎、病人年龄<60岁且无明确原因的心房颤动称为孤立性心房颤动。
房颤的分类
阵发性房颤房颤是持续的 <1 周已自发或通过干预转变为正常窦性心律。 可阵发性复发。持续性房颤是指心房颤动持续时间 >1周。长程持续性房颤是指持续时间> 1年,但仍有恢复窦性心律的可能性的房颤。持续性房颤不能转换为窦律(该术语还包括已决定不尝试转换为窦律的患者)。房颤存在的时间越长,房颤自发转化的可能性越小,由于房颤重构(房颤诱发的房电生理的快速变化,包括房颤的减少、房颤的空间分散、房颤传导速度减慢,或这些因素的组合)导致的房颤转复就越困难。
房颤的症状和体征
心房颤动常无症状,但许多病人有心悸、隐约胸部不适或心力衰竭的症状(如,疲乏、头晕、呼吸困难),特别是当心室率非常快时(常为140~160次/分)。病人也可能存在急性脑卒中或由于系统性栓塞所致的其他器官损害的症状和体征。脉搏不整齐而不规则伴有颈静脉搏动中a消失。可能存在脉搏短绌(心尖心室率快于在腕部扪及的速率),因为左心室心搏量在快心室率时不总是足以引起与前一次搏动紧密耦合的外周压力波。
以上信息来源于MSD手册,需要了解更多默沙东医疗信息,可以通过MSD官网,下载默沙东诊疗手册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及版权声明|关于|美丽心灵公益论坛

GMT+8, 2025-9-26 08:15 , Processed in 0.0620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