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尔出生于土耳其。他信奉的宗教说,神是有仇必报的,这个道理令他困惑不安。他的妻子海迪耶在大约9岁时,也开始质疑自己的信仰。她说:“我从小就是孤儿,别人却叫我要认命,但我是做了什么坏事,会有这种悲惨的命运?我常为自己的处境整夜痛哭。15岁时,我就打从心里不再信教了。”
你是不是也放弃了宗教信仰?如果是的话,很多人也跟你一样。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人说自己不是虔诚的人。这是不是说宗教团体的发展岌岌可危呢?请看看一些国家的调查结果。
澳洲
调查显示,将近百分之50的澳洲人说自己不是虔诚信徒。另外,百分之10的人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2010年时,有个牧师感叹地说:“过去40年来,我看见基督徒大规模地离弃信仰。”
法国
受访调查的人当中,只有百分之37说自己是虔诚信徒。其余的受访者不是无神论者,就是非虔诚信徒。《经济学人》周刊报道,法国向来有很多天主教徒,如今在一些地方,天主教信仰“已经快要崩塌”了。
爱尔兰
爱尔兰有越来越多人对信仰失去信心。将近百分之45的受访者说自己不虔诚,另外百分之10的人说自己是无神论者。以调查报告的百分比来说,爱尔兰是无神论人口比例最高的前十大国家。新闻报道也提到,“天主教在爱尔兰已到了尽头。”
日本
百分之16的日本人自认为是虔诚信徒,百分之62的人则是非虔诚信徒或无神论者。
南非
从2005至2012年,在南非受访调查的人当中,说自己是虔诚信徒的比例,整整下降了百分之19。
突尼西亚
在2013年,大约百分之60受访的突尼西亚人说,他们不再去清真寺作礼拜而是留在家里祈祷,原因是他们对于当地充斥着极端思想的风气感到不安。
美国
至2005年以来,自称是虔诚信徒的比例下降了百分之13。大约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说他们不隶属于任何宗教团体,而这群人当中,三分之一的人是不到30岁的成年人。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教堂关门。
越南
从2005至2012年,受访者中,自称是虔诚信徒的比例,从百分之53下降到百分之30。
除了突尼西亚之外,其他国家的统计资料都来自2012年关于宗教和无神论的全球指数报告,这是由盖洛普国际调查联盟所公布的,范围涵盖全球57个国家,代表全球百分之73的人口。
为什么信徒出走?
人们对宗教团体大失所望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失望,是因为宗教团体支持甚至煽动恐怖主义或暴行,有些人失望则是因为神职人员涉及性丑闻,还有些原因也许容易被忽略,但却对宗教造成最大的伤害。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其中几点。
物质富裕:一份关于宗教和无神论的调查报告显示,“如果你越富有,你就越不需要宗教”。这份报告的结果,为什么值得我们留意呢?事实上,在许多地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他们享受着优渥的生活品质,就像经济学教授约翰·奈耶所说,他们的生活就连古代的国王也自叹不如。
圣经怎么说:圣经预告生活在“最后的日子”,很多人会专注追逐财富和享乐,而不再爱上帝和关心别人。(提摩太后书3:1-5)圣经的一位执笔者就留意到,财富会危害到人跟上帝的关系,因此他对耶和华上帝说:“求你叫我既不贫穷也不富有。”为什么他有这种请求?他继续说:“免得我饱足了就不认你。”(箴言30:8,9)
宗教的传统和道德标准:今天有不少人认为宗教团体跟他们毫不相干,尤其是年轻人更有这种感觉。另外也有些人对宗教已经失去信心。苏格兰人文协会的媒体官员提姆·马圭尔说:“如果你回顾过去几百年以来教会做的事情,你会发现,很多人选择离开教会,因为他们不再相信教会可以在道德方面给人指引了。”
圣经怎么说:关于错误的宗教,耶稣曾警告说:“你们凭着他们的果实,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凡好树都结好果实,坏树都结坏果实。”(马太福音7:15-18)“坏果实”包含了宗教干预政治或认可上帝不喜欢的事情,例如同性恋的行为。(约翰福音15:19;罗马书1:25-27)另外也包含用虚有其表的宗教仪式或传统,来取代圣经里的正确教导。(马太福音15:3,9)耶稣说:“要喂养我的小绵羊。”(约翰福音21:17)但是,今天许多人却在宗教方面挨饿,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所需的指引。
宗教与金钱: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很多人觉得宗教太注重金钱。更糟的是,有些宗教高层过着挥霍无度的生活。例如,在德国的一个城市,许多上教堂的人在经济上都相当拮据,他们很不满教士过着奢华的生活。这种挥霍金钱的生活方式令当地很多天主教徒感到愤怒。《地球》杂志的报道谈到,在奈及利亚有“一亿人过着一天不到一欧元的生活,牧师奢侈的生活方式确实是个大问题。”
圣经怎么说:圣经执笔者保罗说:“我们不像许多人一样贩卖上帝的话语。”(哥林多后书2:17)保罗在早期的基督徒会众中很有名望,尽管如此,他仍然做一些劳力工作来养活自己,并没有加重别人经济上的负担。(使徒行传20:34)他确实听从耶稣的吩咐,“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施与。”(马太福音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