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疾病,你越认真越执着,往往越倒霉;佛法的智慧是一个“淡”字,看淡的“淡”字,恰恰是三点水浇两个炎——炎症的炎,只有看淡了,才能消炎。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一切病,都是错误的因而产生的果,错误的因不除,果就不会绝根。
我们的精神、心理、情绪等因素,往往会导致了自我调节机能的失调,进而导致了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的发生。所谓病由心生的道理就在此,所以说健康的根本在于心,养生的第一要领就是修心养性。
修心养性是佛教应对疾病的智慧,除此之外,我们还得有积极的态度处置疾病。
1.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常的生活、饮食。
2.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清新。
3.不可病急乱投医,信任并配合合格医生的诊治。
4.依据病况,作适当的运动,多参加慈善活动。
5.内心不慌不乱,不起疑心、瞋心和忧虑。
6.要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安住当下,注重当下的生活,寻找当下的快乐。
7.常称念佛号,远离恐怖,令心安定,以获佛力加持。
8.要有与病为友的心情,逐渐放下对身体的执着。
9.若为业障病,则思惟其为无始以来无明作恶所致,心生忏悔、惭愧,增加内心净化,以减轻病情。
10.如果已经病危,当思有生必有死,发愿随佛往生极乐净土,发菩提心,乘愿再来。
佛法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了病,可去医院做一般的对症治疗(不能做过度治疗),你的内心千万不要向外求,你要相信你自己完全可以要靠自身的能力,来修复自己的疾病。
病由心生,命也是由心生的。只要我们能将心灵的垃圾清扫干净,病和命运就能扭转。实际上所有的疾病,都是在提示你去改正缺点错误,即清除贪嗔痴慢疑五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