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想得不周到。
以下是原文转载自《光明日报》2019.9.19
全球有心脏衰竭问题的人大约6000万人,据估计每5名40岁以上者中,就有1人罹患心脏衰竭。
马大医药中心心脏内科高级顾问朱国翰教授(Chee Kok Han)指出,若以一个人有70岁寿命来计算,我们的心脏需要跳动200万次,以把血液泵到全身,维持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操作。因此心脏正常跳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一旦我们的心脏无法全面发挥泵血的功能,就会逐渐导向心脏衰竭。
他说,这也表示当一个人的血液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时,身体就无法正常运作,进而引起疲倦、严重呼吸困难、脚踝肿胀、体重快速增加及行动困难等症状。
三高是心衰导因
他透露,心脏病名列我国头号杀手,研究显示我国的心脏衰竭盛行率高于其他国家,比世界各地的人士更容易有心脏衰竭问题。相比西方国家,东南亚及亚洲地区的心脏衰竭患者发病年龄更年轻,而且伴随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包括心血管风险、高血压、肥胖及糖尿病。
“令人担心的是,罹患稳定性心脏衰竭的亚洲患者比欧洲国家患者年轻至少10岁,这个年龄正是他们经济生产力的高峰期,此疾病因而对个人及社会经济产生冲击。”
他说,心脏衰竭的主要导因是后天性的心脏病或冠心病、先天性心脏有孔、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脏病,还有糖尿病也会提高心脏衰竭风险,不过大马还是以心血管阻塞为主。
“东南亚心脏衰竭病例相当高,这可能与三高问题有关,因为心脏病的三大主因是心血管阻塞、高血压及糖尿病。而在东南亚国家中,大马是仅次于菲律宾排第二。”
与欧洲国家相比,亚洲的心脏衰竭病人也比较年轻及伴随更多严重疾病。如欧洲人平均70岁才有心脏衰竭问题,美国人75岁,而亚洲人则在60岁就发生。
“心脏衰竭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会随着时间逐渐恶化,最终可能会缩短病人的寿命,所以5年内死亡率是比一些常见癌症如乳癌及直肠癌高出两三倍。”
“其症状主要是呼吸急促气喘、慢性咳嗽或气喘、水肿、疲倦或感到头晕及心跳加速。然而民众经常误解其症状,后者是导致病人延误治疗的主要原因。”
药物配合运动 患者入院率降
朱国翰透露,心脏衰竭病人以男性居多,但不是说女性少,只是男性比率较高。此病容易被发现,照X光、超声波、超声心动图都是诊断工具。
“心脏衰竭恶化进度是无法预测的,并且会显着减低患者的生活素质,但只要接受治疗及改变生活方式,生活素质将获得改善。”
他提到,除了药物治疗,运动是心脏衰竭最佳疾病管理方法,因为适量运动有助于减缓心脏衰竭症状的恶化,同时也可以鼓励病人维持更积极的生活方式。
“以运动为基础的康复计划,加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已被证实可显着减少患者因为心脏衰竭入院的个桉,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并降低死亡率。”
“虽然心脏衰竭不会遗传,但三高是常见的导因之一,因此定期运动也可以降低高血压及肥胖等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心脏衰竭的发生。”
死亡率将提高 有心衰别怀孕
朱国翰教授提到,有的病人除了处方药之外,或需要置入心律除颤器,辅助心律正常跳动。还有的人也可能需要做心脏绕道手术、瓣膜手术,或最终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
“改变生活习惯是延缓心脏衰竭恶化进度的关键之一,从饮食方面下手也非常重要,包括减少饮水量,一天不可超过2公升;低盐饮食,以避免水肿等。”
他表示,心脏衰竭患者必须持续服药,它是不会痊癒或逆转,只是减低死亡风险及入院率,但一些排水肿药在水肿情况改善后可以逐渐停服。
“有心脏衰竭问题的女性也不建议怀孕,因为病人需要吃药控制病情,而有关药物对怀孕有风险,会提高患者的死亡率,若真的很迫切想要孩子,就必须与医生从长计议。”
他说,心脏衰竭的情况会每况愈下,所以越早发现越好。就如依雅妮她来见我的时候是坐着轮椅,说话也有气无力。确诊后马上治疗,心脏功能恢复至30%,3个月后已经可以自己走路来见我。
专设康复运动 加强心脏功能
马大医药中心复健医学专科顾问安华医生(Anwar Suhaimi)指出,除了适当的药物治疗,增加身体的活动对心脏衰竭患者也非常有帮助。适当的运动可以锻炼心脏跳动的效率,藉此加强心脏的功能并帮助舒缓疲劳的症状。
“不过,在开始进行以运动为基础的康复治疗计划前,患者最好与主治医生或护士讨论,确保所做的运动不会对自己的心脏造成太大的压力。”
他说,患者可以从基本的活动开始,如定期在有遮蔽物及可休息地方的区域行走,再进展至步行到商店或上楼梯,通过这些活动患者对自身的心脏衰竭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提高耐力。
他透露,目前医学上没有根治心脏衰竭的疗法,但是患者在保持心脏健康方面採取积极的行动,有助于减轻心脏衰竭症状,可能减缓疾病的恶化程度。
“因病人情况不一,我们会配合每一位患者设计不同的康复计划及药物治疗,以帮助提高病人的日常活动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他说,专为心脏衰竭病人而设的心脏康复运动,主要是帮助病人提高心脏功能,以控制疾病症状。除了病人外,我们也欢迎家属来参与,以便可以和病人一起做,让他们更加有恆心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