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筹法 ”大师 与 “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聚焦专注

病友交流 病友交流 3786 人阅读 | 1 人回复 | 2022-09-0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4岁,注意力困难症,她想当只 草履虫

       人 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草履虫 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之一。 但有时,人 有必要让自己变得“ 简单 ”一些。 最近,24岁的豆瓣网友 子琪,发起了“ 草履虫计划 ”,拯救自己越来越难以集中的注意力。

8719659075976973054.jpg


      “ 草履虫计划 ”始于马桶上的“ 顿悟 ”。

       毕业于 华东师范大学 的 子琪,是一名 24岁 的高中 心理老师。 8月22日,她在豆瓣小组发了一篇帖子 ——《 我发现了找回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详细介绍了自己的“ 草履虫计划 ”。

       原理十分简单,她觉得自己越来越难以集中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 多线程操作 ”,如果能像单细胞的 草履虫 一样“ 一心一意 ”,可能反而效率会高很多。

       暑假的一天,子琪 照常拿起手机走向厕所。在漫无目的刷了无数条购物直播后,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从小到大好像都没有专心过: 小时候一边写作业一边看动漫; 工作时如果遇到文件卡顿,要马上找点东西来填补这段时间; 日常刷牙洗澡时,不听个博客就会觉得耳朵空空 ……

       “ 还挺以此为荣,觉得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汲取知识,但那些知识我也没用上。” 而习惯了“ 把时间叠起来用 ”,让注意力变得“ 稀碎 ”。 她将原因归结为学生时代形成的“ 时间焦虑 ”和“ 玩乐羞耻 ”: 小时候,畅快的玩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潜意识里觉得, 1、时间宝贵,得用来多干正事,但可以一心二用偷摸玩玩; 2、花时间纯玩是不被允许的。

       子琪 决定,尝试像草履虫一样简单地生活:“ 绝不同时做两件事; 吃饭就只吃饭; 上厕所就只上厕所; 玩的时候就纯玩; 写文案就只写文案,耳朵空着就空着。”

       她在豆瓣上发起了“ 草履虫计划 ”—— 像 单细胞生物 一样过极其简单的生活,并分享了自己的发现:“ 平时上厕所蹲到腿麻,放下手机后,原来只需2分钟。”

       帖子下,网友们也纷纷被“ 草履虫计划 ”吸引:

6738453472431587380.jpg
3406239571283427767.jpg
4427399488308006543.jpg






       在子琪发起的豆瓣话题 #草履虫计划实践基地# 里,有近 280条 打卡内容。

       她的本意,是远离电子产品、提高专注度,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5223447655464321302.jpg


       有网友感慨,不再“ 一心二用 ”后, 效率反而提高了:

1288989217415934702.jpg


       也有网友赋予了“ 草履虫计划 ”新的含义。

       有人发现了平时注意不到的小细节: 观察虫子翻身、聆听窗外的噪声、发现青椒在包子馅里会脱皮;

2056423917099138548.jpg


       有的人不再焦虑每天做了多少“ 正事 ”:

2224848344478273291.jpg


       “ 自律 ”救不了稀碎的注意力

       人脑能够支配驾驭复杂活动,本来是一件好事; 互联网让信息获取更加简便快捷,也是一件好事。 但越来越多的人却受困于此: 难以忍受一次只做一件事,难以忍受等待。

       碎片化信息大大降低了分心走神的成本。而人急于求成和避难趋易的天性,又让我们不自觉地待在精神舒适区内:“ 工作卡壳了,就打打游戏、刷刷短视频放松一下。”有网友在子琪的帖子下分享: 连等待网页加载的几十秒,都会觉得分外焦虑,必须得打开点什么占满这段时间。

       难以集中注意力,让生命质量直线下降: 工作学习效率低,到了晚上就开始焦虑 emo,心情在“ 哈哈哈哈哈哈好爽 ”和“ 什么都没干就这么累 ”之间横跳,成为大部分人内耗与焦虑的来源。 下定决心要走出死循环的人不少,经过查摆和分析,大家总觉得是因为“ 不够自律 ”,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以“ 他律 ”促动“ 自律 ”。比如锁机软件、线上自习室、还有“ 番茄时钟 ”等等。

       子琪 也曾经痛下决心删掉短视频 APP,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作用,但治标不治本。她意识到,这或许不是简单的“ 自律 ”问题。简单粗暴的自律很难坚持,更重要的是找到注意力不集中背后的深层原因。

       她想起小时候学过的时间分配的数学题: 五分钟烧水、三分钟扫地、八分钟做饭,如何分配任务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家务。 但这样的“ 多线程操作 ”真的合理吗? 一心二用看似高效,实则“ 消耗 ”,让人长期处于“ 玩也没玩好,学也没学好 ”的状态。

       保持专注力的根本是 身心合一,专注当下,享受当下。 这也是“ 草履虫计划 ”的底层逻辑。

       只要想改变,就是好事儿

       在“ 草履虫计划 ”的第一天,子琪收获了很多正反馈: 写完了拖延半个月的开题报告,看了以前看不进去的书和纪录片,平时要磨蹭很久的播客,竟然只花了 1个小时 就剪辑完了。 “ 特别有成就感,原来一天里能做这么多事情。”

        两三天后,“ 戒断反应 ”虽迟但到:“ 短视频的瘾犯了。” 用来替代短视频的事情一件都做不进去,无法专心做“ 草履虫 ”,让她陷入了新的焦虑。 她意识到,“ 草履虫计划 ”的初衷是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而不是自我压抑,否则很容易被情绪“ 反噬 ”。

       “ 要坦坦荡荡地玩,玩够了才有动力继续做正事。” 对抗惰性是一场持久战,但她决定与自己和解。


1118263447854692545.jpg



       子琪对于“ 草履虫计划 ”并没有太多的具体设计,最初的想法就是“ 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 话题下有人“ 逗闷子 ”:“ 马上开启 草履虫 计划,放下工作,专心玩一下午手机 ”。 子琪 觉得很有趣,她说:“ 这并不是一个关于‘ 自律 ’的话题。如果‘ 草履虫计划 ’能让大家克服‘ 玩乐羞耻 ’,体会到专心做事的感觉,就足够了。”

       “ 草履虫计划 ”不可能根治现代人的 注意力缺失症,但年轻人们聚集在自己的社群中,用自己的方式自我剖析自我改造,互相鼓励互相塑造,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回答|共 1 个

一路陪伴 发表于 2022-9-4 16:10:08| 字数 0 | 显示全部楼层

1.png
2.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