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希望社会关注精神健康

病友交流 病友交流 4756 人阅读 | 13 人回复 | 2022-10-1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们本地的新闻网站也发布了这个新闻,可以看出,精神健康现在是越来越重视了。

今年10月10日是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旨在推动全社会提高认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关注心理精神需求,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市四院药学专家提醒:由于精神障碍疾病病程长、复发率高,并容易发生危险行为,规范的药物治疗尤为重要,能够稳定病情、减少复发,并有效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精神健康问题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被广泛关注,加之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全球焦虑和抑郁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目前,我国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约有16%-17%的人饱受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精神障碍疾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健康问题。

专家介绍,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精神障碍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精神障碍患者而言,规范用药就体现在5个字上——足量、足疗程。然而,大量临床实践表明,精神疾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往往较差。作为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该如何督促患者规律服药呢?专家支招,首先,药物最好由家属保管,每次服药时,将药片准备好,交给患者,并且看着患者把药服下;其次,当患者拒绝服药时,家属要耐心劝说,如果劝说无效,建议家属及时与医生沟通,看看是否可以改用其他剂型的药物,如长效针剂、口服液、透皮贴剂等;第三,患者和家属都不要把“长期服药”这件事太放在心上。大部分精神药物都需要服用至少半年以上,这主要是为了巩固治疗效果。很多研究指出,停药过早可能引起疾病的复发或病情加剧,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持续服药时间。

“和其他所有药物一样,精神药物也有产生副作用的风险。每种药物的副作用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当出现不适的时候,切记不要擅自停药,应第一时间和医生或者药师联系,判断是不是药物反应。”专家指出,这些副作用的出现通常是轻微和短暂的,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会慢慢消失。如果副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或者难以耐受,可以联系医生协商如何换药、减药或者停药。至于成瘾性问题,除了一部分人长期或较大剂量地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会有成瘾性外,其他精神药物都没有证据表明具有成瘾性。

原文地址(标题有修改):http://www.ntfabu.com/detailArticle/20302448_10325_ntfb.html

jsws.jpeg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答|共 13 个

子雯 发表于 2022-10-10 06:15:04| 字数 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节日
子雯茉莉,喜欢聊天、写作、画画、做音乐
公众号 搜  子雯茉莉 关注一下

snnr 发表于 2022-10-10 08:44:13| 字数 9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马太福音 11:28-30 和合本)

天使羽毛1 发表于 2022-10-10 10:15:19| 字数 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在精神健康这方面的认知,偏见还是很大。

boo1977 发表于 2022-10-10 13:08:26| 字数 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起以前,现在情况好多了,以前精神病会被当成恶魔缠身,我甚至听过患者因而被火烧死。

一路陪伴 发表于 2022-10-10 13:59:59| 字数 1,37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新加坡民意调查机构 舆观公司 ( YouGov )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新加坡本地年轻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相对较高,但仅有超过 三成 成年人认为,精神病被污名化的现象逐渐减少。这显示新加坡本地在改变对于精神病的误解与偏见方面,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新加坡政府当前推行的健康 SG 计划,强调预防胜于治疗。跟生理健康一样,预防的概念或许更适用于心理健康领域。

       精神病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城市高密度人口的居住环境以及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意味着日常生活的压力更大,居民的心理健康就更容易出现失调。根据心理卫生学院在2016年至2018年进行的心理健康研究,新加坡本地 每七人中有一人一生中 曾经历精神失调,这包括重郁症、躁郁症、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以及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等。尽管对个人正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不一,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还是不容忽视。

       与生理健康如 三高、心脏病、中风、癌症 等相比,社会对精神病重视的程度仍然不足。然而跟生理健康相比,“ 病从浅中医 ”的道理恐怕更适用于心理健康。一些开始或许仅是悲观或情绪低落的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与适当的纾解,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恶化,甚至导致厌世轻生的危险倾向。因此,健康 SG 计划同样要关注心理健康,在萌芽阶段就把问题处理掉。

       社会对精神病的误解与偏见,或许是导致不少人讳病忌医,没有尽早应对的原因。这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如上述调查所发现,近七成 的新加坡本地成年人认为精神病还存在被污名化的问题。由于担心外人的异样眼光,一些病患或家属因此无法及早坦然地面对问题,寻求帮助。这类可以避免的不幸局面,应当予以纠正。

       并非所有的心理健康问题都须要寻求专业协助,很多时候,个人面对生命里的重大挫折,如患上大病、亲人患病或离世、严重车祸或伤亡意外、失业、离婚等的时候,亲密圈子里成员的关心和照顾,当事人愿意找信任的伙伴倾诉,舒缓负面情绪,本身就是一种“ 治未病 ”的积极做法。这就意味着个人平时得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经营自己的社交圈子,在亲朋好友中有几个能谈知心话的对象。

       此外,现代消费文化促使人们更多向外追求,而忽略了内心精神世界的需要。社交媒体的流行,更导致网络霸凌这一新现象的出现,年轻人因此而走上绝路的悲剧时有所闻。这种身心失衡的状态,让人们在碰到生活打击时,缺乏必要的心理资源来面对挑战。若在平时培养良好的嗜好,如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又或者有宗教信仰,建立对生命的正确观念和积极态度,相信就能够保持身心的平衡健康,也更有能力应对精神失调。

       如果精神失调的程度超过了个人单独应对的能力,能倾诉的知心亲友又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开导自己,寻求专业协助就变得很有必要。心理学界发现,唯有病患自己承认面对问题,需要帮助,在药物治疗之外的心理辅导疗程才更容易见效。这又回到社会整体对精神病有正确认知的必要性。因此,持续的宣导和教育必不可少,特别是在求学阶段。调查发现年轻世代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相对较高,侧面证实了这个道理。

       跟传统社会误以为精神病患是受到超自然力量影响,或俗称的中邪对比,现代人普遍接受精神病这个医学概念,无疑已经是一大进步。但社会普遍还是对精神病存在某种误解和歧视,使得人们不够重视或在有需要时不敢求医。减少社会对精神病的误解与歧视,提供有需要者和家属更便捷的协助,这些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持续的努力。

.


boo1977 发表于 2022-10-10 14:42:36| 字数 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陪伴 发表于 2022-10-10 13:59
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新加坡民意调查机构 舆观公司 ( YouGov )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 ...
   跟传统社会误以为精神病患是受到超自然力量影响,或俗称的中邪对比,现代人普遍接受精神病这个医学概念,无疑已经是一大进步。


boo1977 发表于 2022-10-10 15:32:52| 字数 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法访问咧:

很抱歉,由于您访问的URL有可能对网站造成安全威胁,您的访问被阻断。
您的请求ID是: ac11000116653871283801624e00d5

一路陪伴 发表于 2022-10-10 15:38:00| 字数 76 | 显示全部楼层

boo1977 发表于 2022-10-10 15:32
无法访问咧:

很抱歉,由于您访问的URL有可能对网站造成安全威胁,您的访问被阻断。

捕获.PNG



      是完全可以正常访问的


.

boo1977 发表于 2022-10-10 16:26:47| 字数 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陪伴 发表于 2022-10-10 15:38
是完全可以正常访问的


我是孤星,可能从国外,马来西亚这里无法访问吧。

Screenshot 2022-10-10 162604.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