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把“ 新冠 ”和“ 流感 ”划等号
秋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普通人到底如何辨别普通感冒、流感和“ 新冠 ”感染? 新冠是“ 大号流感 ”吗?
张忠德 介绍说,本轮疫情到目前为止可以看到的新冠感染者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 (90%以上),而有的患者确实出现了 发热、咽痛、咳嗽、腹泻 这四大症状,跟平时看到的流感症状非常相似,主要以上呼吸道症状感染为主。
但目前还不能够确切地把两者等同起来,辨别、诊断新冠的金标准依然是核酸检测,所以说,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类似流感等症状,必须及时就诊,由医务人员来进行准确诊断,从而确认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感染新冠。
婴幼儿若有症状一般2至3天缓解
“ 我不仅是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任,也是整个隔离病区的组长,所以我每天都会关注整个院区收治的病人情况,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人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邓西龙 说。
邓西龙 介绍,在市八医院收治的人群中,14岁到60岁 这个年龄段占 60% 左右,其他年龄段例如三岁以下、3~14岁、60岁到80岁、80岁以上的占比大约是 40%,其中 80岁以上 的占到了 5% 左右,三岁以下的占到 15% 左右。“ 这一老一小的两端就是我们要更加重点关注的人群。”
她强调,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三岁以下 的婴幼儿要重点关注。“ 他们感染以后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热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对这类人群,医院会组织儿科团队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儿科团队也发现,一般来说只要2至3天,症状就可以缓解。”
儿童发展为重症比例比成人低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于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婴幼儿有哪些影响?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中南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徐翼 表示,内地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目前没有覆盖到 3岁以下 婴幼儿。
虽然儿童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但从国内外的情况和该院接诊过的儿童患者来看,儿童感染病例临床症状都比较轻,发烧时间不长,3至5天 很快恢复,主要是发热、咳嗽、乏力、呕吐症状。
无论是毒力比较强的原始毒株、德尔塔,还是现在的奥密克戎,儿童感染后发生肺炎、发展为重症的比例都比成人感染者更低。
所以虽然目前婴幼儿没有疫苗覆盖,但由于婴幼儿暴露感染的风险比较低,症状更轻微,所以年轻父母完全不必过度焦虑,做好日常防护即可。
要减少去高风险区和人口聚集、封闭的地方
对 3岁以下 婴幼儿这个群体有什么预防和照顾的建议? 徐翼 表示,3岁以内 婴幼儿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但感染后症状比较轻微。 同时要注意,在秋冬季节,除了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也会造成发热。 如果孩子是中度发热或者低烧,家长可以先观察孩子的精神、食欲。如果精神食欲尚可,体温不是很高,可以多喝水、多休息,在家观察。假如出现精神不好、食欲下降、呕吐等情况,要及时就诊。
由于缺乏疫苗,家庭照护是重要环节。婴幼儿要减少去高风险区和人口聚集、封闭的地方,减少暴露风险。另外养成孩子良好的个人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也可以有效预防孩子感染风险。
大人打了疫苗,小孩感染概率降低
“ 通过国内外儿童发病情况看,儿童家庭聚集性发病的占比比较高,高达 90% 以上,这提示我们家庭成员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徐翼 强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心专职党委副书记 龚四堂 也同样提醒,就新冠病毒来说,儿童感染的概率大多数是家庭聚集性,“ 有大人感染才会感染小孩,很少有小孩感染给大人。大人打好疫苗后,小孩感染的概率就明显降低了。” 他还强调,“ 儿童该吃奶的吃奶,该吃肉的吃肉,吃鸡蛋,提高免疫力,就会更好一些。”
孕产妇用药相对要更加小心
另外一个重点关注人群是孕产妇。邓西龙 说,在临床症状方面,孕产妇症状并没有比普通人群要严重一些,但孕产妇的用药相对来说要更加小心。“ 所以我们收治到孕产妇,也会让专科去跟进。特别是孕晚期的病人,妇产科团队会提前评估患者什么时候可能会分娩,要采取哪一种方式更安全。经过专科团队的跟进,所有的孕产妇都能很安全地度过这一个时期。”
很少因奥密克戎病毒导致老年人疾病加重
邓西龙 也重点关注 80岁以上 的人群。“ 因为这类人群相对来说基础疾病会比较多。但我们观察到,真正因奥密克戎病毒导致老年人病情加重的情况很少见,基本上还是由于其自身基础疾病导致病情加重。所以目前在我们医院 ICU 收治的病人都是年龄很大的,80岁、90岁以上。平时就生活不能自理、咳嗽也没有力气的病人,需要我们更多关注和救治。”邓西龙 表示。
“ 长新冠 ”基本没有,不用太担心
目前不断有关于“ 长期新冠 ”“ 脑雾 ”等关于新冠后遗症的报道,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邓西龙 介绍,中国最早对新冠后遗症的报道应该是来自早期一些重症病人的观察,也让很多人对新冠产生了比较大的恐惧。
但从2020年到现在,市八医院对100多个新冠肺炎病人进行了长期的跟踪随访,发现只要不是重症、危重症病人,症状基本在三个月左右就会不同程度的缓解。
如果是重症患者,只要回家后能够很积极进行康复锻炼,那么所谓的后遗症也很容易缓解。
至于危重症患者,相对来说广州的病例数不多,但是危重症患者的所谓长期后遗症,跟既往所遇到的需要在 ICU 里面救治的那些重症流感、重症肺炎表现出来的是差不多的。如果能很好地康复,这些病人的症状也可以缓解。
“ 后遗症 ”可能来自于心理因素
邓西龙 表示,新冠病毒毒株变异成奥密克戎以后,引起的重症基本上就没有了。
“ 我们从去年12月收治奥密克戎感染者,到今年10月,基本上是一例重症都没有,所以后来对本土疫情里面的一些新冠康复者也进行了出院以后三个月的随访,也没发现这些病人有明显的后遗症,他们所诉说的‘ 没力气,睡不好或者是焦虑 ’,更多的是主观感受,不一定跟新冠导致的器质性病变相关,大多是心理因素,对这些病人,主要是进行心理疏导。”
邓西龙 说道,一些研究指出的“ 长新冠 ”“ 脑雾 ”,这些依据足不足,样本多不多,都是值得探讨的。
而且,现在国外也有很多数据表明奥密克戎导致的“ 长新冠 ”越来越少。国内研究也发现,感染奥密克戎后,多数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或者是类似感冒症状,恢复得也快,基本没有后遗症,大家不需要太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