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美心小编
发表于 2019-5-17 21:54:09| 字数 2,09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2年,为了能照顾孩子,涂艳芳含泪离开了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调到孝南区委统战部,主要从事对台事宜。
儿子的情绪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为防止儿子的病情恶化,她们只好让儿子休学在家治疗。每天上班前,涂艳芳都要耐心地叮嘱儿子听话,等着妈妈回来。
从此,涂艳芳除了按医生的安排给儿子服药,她开始大海捞针样的从报刊上寻觅能治儿子精神病的各种小广告,也管不了是中医是西医,是大医院是小诊所,只要有一线希望,她决不放弃任何蛛丝马迹。一年下来,她也花了不少冤枉钱。丈夫说:“莫信哪些江湖郎中的狗皮膏药!”涂艳芳说:“那也说不准,小偏方往往能治大病的!”为了儿子,她什么都信了。几乎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一次,她听人介绍,湖北罗田有家私人诊所能治儿子这种病,她是义无反顾地带儿子去看,虽说效果不明显,但她不后悔。1993年,经过一年的治疗,儿子的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涂艳芳只好让儿子住了20天的医院,但效果仍是不太好。后来,她还带孩子上过北京到过西安。
为了筹钱,她甚至把自己好多年零零散散买的一百多本中外文学名著拿到地摊上去卖,结果一大捆书,仅换回300多块钱。
那样的岁月里,涂艳芳终日处在焦虑和烦躁中,成天疲于奔命。涂艳芳明显地苍老了许多。心里有苦,她既不敢跟儿子讲,更不敢当着儿子的面哭,在外人面前就更不敢说了。这样的悲凉只能跟丈夫诉一诉。有时太苦了,她真怕自己精神崩溃了,只好躲在被子里咬着被角小声的哭。一两年下来,家里的积蓄花得精光,人也老了一截,儿子的病情依然没有大的好转。涂艳芳想:儿子的病主要是心理疾病,应以药物治疗为辅,心理疗法为主。要痊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她开始下决心对儿子实施长期的心理疗法。于是,她利用点滴时间,大量阅读《心理学》、《病理学》、《精神病学》等方面的医学专著。在学习的基础上,她总是不失时机地与儿子交谈,摸清儿子的思想动态,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培养他的思维能力。记得刚结婚时,涂艳芳常给丈夫讲故事、读小说,后来,涂艳芳有空就给丈夫灌输一些精神病理学方面的常识。
两颗饱受痛苦煎熬的心,面对共同的苦难,贴得更近了。
几年下来,涂艳芳除了谨遵医嘱,每天按时给儿子服药外,还经常陪儿子聊天、讲故事,声情并茂的给儿子讲述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千方百计消除儿子对外界的抵触情绪,减少隔阂。另外,她还指导儿子看电视,通过图像和声音多了解社会。所有这些都成了涂艳芳每天给儿子进行心理疗法的必修课。这样的努力,好多年里,她从未间断过。在痛苦的煎熬中,唯一让涂艳芳倍感欣慰的是,二儿子张怡活泼健康,虽说成绩没大儿子好,但身心健康,她就知足了。然而这种庆幸仅是暂时的。
命运又和涂艳芳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1995年的夏天,骄阳似火。15岁的二儿子张怡初中毕业。一天中午,他突然对涂艳芳说:“妈妈,对面有家卖豆腐的在骂我,还朝我吐涎。”当时,涂艳芳正在喝茶,听儿子一说,“哐啷”一声,她手中的茶杯掉到地上,摔得粉碎。涂艳芳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忙打叉说:“张怡,你在跟妈妈说得玩,是不是?”儿子说:“不是的,妈妈,我说的是真话!”她又说:“我买了鱼的,你想不想吃?”那天晚上,屋外下起了飘泼大雨,屋内涂艳芳偷偷给自己熟悉的医生打电话,话未出口,她早已泪流满面。说到中途,人已泣不成声。后来,涂艳芳哄着儿子去医院。坐在医生对面,她多么希望医生诊断儿子没有大碍,可结果却证实着她的判断一点没错,二儿子也患有精神分裂症。血淋淋的事实再一次摆在涂艳芳面前,她欲哭无泪。牵着儿子,拖着两条灌了铅的腿,一步步往家的方向走。老二开朗、活泼又漂亮,是“孩子王”,涂艳芳是呵心呵肺地疼着这个小儿子。在老大患病的几年里,二儿子成了她人生希望的支撑点。她始终不明白,为何老天爷要和自己开这样恶毒的玩笑。她也问过医生,儿子的病是不是和近亲结婚有关?专家说:“是,也不完全是。”许多的日子里,她只恨自己白读了那么多的书,在婚姻大事上应该明白道理,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如今拖累了丈夫,更害了两个无辜的儿子。这种自责时刻折磨着涂艳芳的心。当然,一切的自责都是徒劳的,抓紧时间给儿子治病才是当务之急。因为有大儿子的前车之鉴,她没让二儿子马上住院,更没病急乱投医。况且在大儿子患病的几年里,她已积累了不少的临床经验。她开始按医生的吩咐给老二用药。因为这种药都有剧毒,量下重了不行,下轻了也不行。度的把握,完全依靠经验。起初,儿子不愿吃,她就说:“你肠胃不好,这是专治肠胃的,吃了肠胃好!”像哄着几岁的孩子。
既然老二的病已成事实,涂艳芳只好送他到职校勉强混了三年。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她只有坚持让儿子在家吃药,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疏导儿子。她用燕子衔泥般的耐心对两个儿子做着心理治疗。
谢天谢地,儿子的病情总算得到了控制。
1998年,涂艳芳退居二线。组织上问有什么要求,她说:“我两个儿子患病,已经给单位添了不少麻烦,我没什么要求!”
随后,为摆脱经济上的困顿,涂艳芳应聘到孝感市兴国实验学校任教。工作上的忙碌和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缓解了精神上的压力。她也获得了家庭苦难外的另一种快乐。
老伴患舌癌走了,她不会哭只会悄悄的流眼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