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对数下降 产科歇业 幼儿园关张 人口老龄化迫近

新闻关注 新闻关注 458 人阅读 | 1 人回复 | 2024-03-1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CHINA-LIFESTYLE-093233.png




         根据中国 民政部 上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 中国共办理结婚登记 768 万对,比 2022年 增加 12.4%。这是中国结婚人数自 2013年 以来首次 止跌回升,不仅比前一年多出 84 万 5000 对,也超过 2021年 的 763 万 6000 对。


         看到“ 结婚人数 近10年来 首次回升 ” 话题高挂微博热搜榜上, 二十几岁的中国朋友不以为然:“ 因为 今年 不吉利,大家才赶着在 去年 结婚。等着瞧,今年还会跌回来。”

         综合各家媒体报道和专家意见,去年结婚人数 罕见回升 有几个原因。一是  2022年 的严苛防疫封控影响恋爱交友,导致 当年 结婚人数跌破 700 万对,录得近 40年 最低水平,形成 较低 比较基础。2022年底 突然解除防疫措施导致的大规模疫情暴发,又迫使一部分人推迟到 2023年 结婚。 另一方面,今年 是 农历年 中没有“ 立春 ”节气的“ 无春年 ”,又称“ 寡年 ”。受“ 寡年不宜结婚 ”等民间观念影响,有些人特地 避开 今年,赶在 去年 结婚。还有一部分新人决定 去年 结婚,是为了掐准时间,好在今年生下寓意吉祥的“ 龙宝宝 ”。


         现实 和 民俗 因素同时助推下,这 三年里 多数有意成家的人都集中在去年结婚。随着去年结婚人数增加,今年预计也会有更多新生儿到来,缓解人口减少的趋势。

         但这也意味着,这段时间里的 新婚夫妇 和 新生儿 增加都只是阶段性现象,今年大概率会像中国朋友说的那样,结婚人数 再度减少,进而导致 明年 生育率下跌。有网民一针见血地指出:“ 去年 只是透支了今年的结婚人数。”

        中国 国家统计局 公布的 2023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 16 至 59 岁 人口同比减少 1075 万人,已是连续 第五年 下降。也就是说,处于 适婚年龄 的年轻人正在持续减少。

        此外,中国人口普查年鉴 也披露,中国人平均 初婚年龄 已从 2010年 的 24.89 岁 推迟到 2020 年 的 28.67 岁,晚婚 已成为主流趋势。这些都令本就严峻的中国 人口形势 面对更大挑战。
  
         随着中国 人口 连续两年 下降,新生儿 数量 降至历史新低,人口 老龄化 将成为中国经济“ 灰犀牛 ” 的担忧日渐加剧。中国 决策层 去年5月 已在会议上要求推动建设 生育友好型 社会,促进 人口 长期均衡发展。中共总书记 同年 10月 又强调,要积极培育“ 新型婚育文化 ”,加强对年轻人 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的引导。

        中国总理 李强 两周前 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家有 子女的 同事马上发现,报告中新增了不少 鼓励生育 的表述,如 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等。

         遗憾的是,中国 两会期间 召开的 民生主题记者会,并未涉及 结婚 和 育儿 相关内容。但 婚育问题 和其他受关注的经济民生课题环环相扣,从 经济前景 到 就业形势,从 楼市动向 到 教育资源 分配,都会影响年轻人对 结婚生子 的态度。

         年轻人 晚婚、甚至 不婚不育,是发达经济体的 普遍现象,中国的尴尬处境在于尚未全面“ 富起来 ”就已经出现这个问题。这些年在上海结识的年轻朋友,多数还不到 30 岁,就已成为坚定的 不婚主义者。原因大同小异: 工资涨得 太慢,生活成本 太高,光是养活自己都不容易; 更别提 结婚 还要买房,生子后 开销大涨,远不如一个人快活自在。女性友人 还担心会因生育 遭到职场歧视,索性“ 不婚不育保平安 ”。

        持续内卷的社会造就了“ 躺平一代 ”,随之导致的 少子化 趋势又反过来影响 社会发展。由于 新生儿 减少,中国 幼儿园 数量在 2022年 首次下降,2023年 降幅进一步扩大,全年有 近 1 万 5000 家 幼儿园关停,数以 万计的 员工失业。这股倒闭潮随后将蔓延到 小学、中学乃至 大学,对 上下游产业 造成更大冲击。

         从长期来看,这个长期享受 人口红利 的大国,将面对 劳动队伍 萎缩带来的产业竞争力下降,以及 青壮年人口 减少导致的社会活力降低、创新研发受限等挑战。已有研究显示,从现在到本世纪中,人口老龄化 可能会压低中国经济潜在年平均增长率 1.6 到 1.7 个百分点,这无疑将拖慢中国在 2035年 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本世纪中叶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步伐。

        当前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婚育课题 在两会期间没有成为受关注的焦点,并不出人意料;但落实相关政策的紧迫性不能因此降低。只有尽快通过切实措施加强社会安全网,才能提升民众安全感,让他们对成家生子不再那么避之不及。

        10年来 首次回升的结婚人数与其说是喜讯,不如说是一记警钟。当中国年轻人对未来的信心被不断透支,下一个亮红灯的恐怕不只是出生率。

        
         随着中国 人口出生率 下降,今年以来,又有 江西、浙江 等地多家医院 停止产科 服务。

        据 路透社 星期二(3月19日) 报道,江西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公告称,该院自 3月11日 起 停止产科 服务。浙江 江山市中医院 早前宣布,自 2月1日 起,不再开展 产科 ( 平产、剖宫产 ) 业务。

       另据 澎湃新闻 报道,广东 惠州惠康医院、福建 莆田秀屿区 东峤镇卫生院、山东 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 过去 几个月 也发布 公告,停止 产科 接产服务。

        中国 人口出生率 近年来持续下降。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 中国出生人口仅为 902 万人,总人口比上年末减少 208 万人。
在此背景下,中国 妇产医院 数量也开始走下坡。中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的数据显示,中国 妇产医院 数量从 2020年 的 807 家,下降到 2021年 的 793 家。

        路透社 报道称,由于高昂的 育儿费用、不愿结婚 或在传统社会中搁置自己的 职业生涯,许多中国 女性 选择不生孩子。

        不过,中国 民政部 上周公布 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 中国共办理结婚登记 768 万对,比 2022年 增加 12.4%。这是中国 结婚人数 自2013年 以来首次止跌回升。

        分析认为,去年 结婚人数罕见回升,一是  2022年 疫情防控影响恋爱交友, 二是 一些人特地避开今年的“ 寡年 ”,赶在 去年 结婚,以生下“ 龙宝宝 ”。

     

.

回答|共 1 个

一路陪伴 发表于 2024-3-30 19:58:45| 字数 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 国家卫生健康委 发文,要求 公立医疗机构 要承担 产科服务 兜底责任,保障产科持续服务。

        国家卫健委 星期三(3月27日)印发 《 关于加强 助产服务 管理的通知 》( 以下简称《 通知 》),明确 公立医疗机构 要承担 产科服务 兜底责任,二级以上 公立综合医院 等原则上应 保障产科 持续服务,并要求完善 政策保障 机制,不得向 产科 和 产科医务人员 下达创收指标。

      《 通知 》 也明确,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承担 危重孕产妇 救治中心任务的 公立医疗机构、地广人稀地区的 公立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应保障 产科 持续服务,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调整 医疗资源 的除外。

       《 通知 》 提出,人口 30 万 以上的 县(市、区) 原则上至少有 两家 公立医疗机构 能够开展 助产服务,人口 30 万 以下的 县(市、区) 原则上至少有 一家 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 助产服务,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要保障相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具备 助产服务 能力。

        对于其他类型的 公立医院,若要 关停 产科,需要广泛征求 建档孕产妇 意见,书面征求当地 街道办事处 ( 乡镇政府 ) 和 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意见。

       《 通知 》 还进一步强调要“ 强化助产服务质量管理 ”“ 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 ”,对照标准,强化设施改造、设备配置和人员配备,助产机构需建立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