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挫败感是与自己身边的圈子比较 常春藤学子心态

新闻关注 新闻关注 437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24-04-2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 名校“ 垫底 ”与  二流学校“ 拔尖 ”, 哪条路更容易成功?

        中国有句俗话,叫“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 意思就是 宁愿在 一个稍微 次一点 的环境里做 最优秀的,也不要在 优秀的环境里 做 最差的。 然而,依然有无数人挤破头也要上 名校、进 名企,即使自己选择的专业领域可能次一些的学校排名更高,或者在大公司里只能做一个小螺丝。然而,“ 头顶光环 ”就一定能成功吗?  做凤尾,还是做鸡头,哪个好?

       今年, 世界名校的 录取率,也都持续走低;  顶尖美国 私立高中,也开始成了 低龄留学圈 的香饽饽,竞争激烈。

        对 精英名校 孜孜以求的背后,却是高居不下的 名校 辍学率。 根据 EIC 教育报告,2013 年 常春藤的中国学生中,只有 75% 能顺利毕业。

        这些 百里挑一 的“ 爬藤胜利者 ”,进了大学以后,却有如此惨淡的收场。除了文化差异、社交障碍、学习能力跟不上等问题外,还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想,这些拼命挤进 名校,却只能成为“ 二流甚至三流学生 ”的孩子,当初如果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所稍微普通的学校,成为那里的“ 一流学生 ”,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畅销书作家 马尔科姆 · 格拉德威尔 ( Malcolm Gladwell ),曾在“ 谷歌时代精神 ” Google Zeitgeist 的论坛上,分享了 两组 数据:

        一组,是 哈佛大学 和 普通学校,攻读 数学、科学 学位学生的毕业率对比;

        另一组,是不同层次学校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结果发现,在名校“ 垫底 ”的学生,毕业后的表现和成就,可能远远不如,普通学校里的 顶尖 学子。这在国外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

        Gladwell 在演讲中倡议家长和学生: 不一定要选择 哈佛 这样的顶尖名校,选择一所普通的学校,也许会更好。

        在 谷歌 演讲中,Gladwell 将这种不顾一切追求 名校的 行为,称为“ 精英机构认知障碍 ”  ( Elite Institution Cognitive Disorder, 简称 EICD ) 。

        他认为,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通病,我们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都在受这一认知障碍的困扰,却不自知。

        Gladwell 是《 纽约客 》 杂志的撰稿人,《 异类 》 等多部畅销书的作者,作品涉及多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还提出过广为人知的 “ 一万小时 原则 ”

        01.  从优等生到辍学者

        我们倾向于 夸大 精英机构的重要性,却低估了处于层次结构 底层 的代价,因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选择。

        比如,都希望孩子去 最好的 学校,最好的 大学,以便他们毕业后能进入 最好的 公司工作。但是,选择 精英大学 或 精英机构,一定比其他选择更好吗?

        Gladwell 展示了一组有关“ 不同学校学生,最终获得 STEM 学位情况 ”的数据。他表示,虽然每年 理工科 毕业人才都很紧缺,但是依然有很多原本打算攻读 数学、科学 等 STEM 学位的学生,到了大学第二年就放弃了 STEM 学位。

        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是因为,科学 和 数学 很难,需要一定水平的 认知能力,而我们并没有这么多 足够聪明的 学生。

        可是,对比一所 顶尖名校 和一所 普通学校 的情况,就会发现问题。

        哈特威克学院 ( Hartwick College ),位于 美国 纽约州北部的 小型 文理学院,它在美国文理学院中排 一百多名。

        在这所普通的学校里,那些希望攻读 科学 和 数学 专业的学生中:

        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全部都获得了 STEM 学位;

        排名中间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获得学位;

        而排名靠后的学生,很多都选择放弃了 STEM 学位,甚至辍学。

        我们似乎很容易归纳为: 能否获得 STEM 学位,和学生的 学习成绩、认知能力 呈正相关。

        所以,在 哈佛 这样的大学,哪怕是 成绩最差的 学生,也应该像 哈特威克学院 的优等生一样,获得 STEM 学位。

        可事实并非如此,哈佛大学 居然与 哈特威克学院,有着相似的情况。

       在哈佛大学:

        那些成绩靠前的孩子,也都能获得 STEM 学位;

        而成绩靠后的学生,大多放弃了 STEM 学位,转到其他更容易的专业,甚至是 辍学。

        尽管这些在 哈佛 位处“ 中下游 ”的孩子,其实都很聪明,他们的 SAT 成绩,也比 哈特威克学院 排名最靠前的学生 还要高。

        不仅仅是 哈佛 和 哈特威克 学院,在任何一所 大学,无论学生的 SAT 成绩如何,这方面都有着 相似的 比例数据。

        这是为什么?

        Gladwell 强调:“ 能否获得 STEM 学位,和学生的入学 成绩,以及 认知 能力水平,并非直接相关; 它更取决于学生在群体中的 相对位置,比如 班级 排名。”

        也就是说,那些在 哈佛 排名靠后的孩子,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 数学能力,其实已经超过了 全世界 99.99% 的学生,他们只盯着自己身边 更优秀的 学生。

        他们在比较中变得越来越 不自信,开始对自己在 数学、科学 上的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是 学理工科 的料,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来自 加州大学 洛杉矶分校 的 米切尔 ( Mitchell Chang ),还做了一个数据分析。

        他发现: 大学的 SAT 分数每提高 10分,一个学生成功获得 理学 和 数学学位 的比例,就会下降 2%。因此,从 马里兰大学 ( SAT 平均成绩 150 ) 获得 STEM 学位的几率,要比 哈佛 高出 30%。

        Gladwell 开玩笑说,当你只能在哈佛“ 垫底 ”时,不妨选择 马里兰大学 这样的学校。

      “ STEM 学位更重要,还是把 哈佛 写在简历上更重要? ” Gladwell 发出这样的疑问。可是,他很清楚,没有多少孩子在面临 哈佛 这一选项的时候,会放弃。

        因为我们在做选择时,总是倾向于选择 最顶尖、最精英 的大学,却低估了一个人位于 底层结构 所要付出的成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理方面的“ 相对剥夺感 ”。

        02.  心理学上的“ 相对剥夺感 ”

       为了更有说服力,Gladwell 分享了另外一组调查,它来自 两位 经济学家,约翰 和 盖伊,对 经济学博士 学生毕业后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了检索分析。

        他们对 顶尖经济学期刊 发表论文的数据进行检测,涵盖包括 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斯坦福、芝加哥 等各大高校毕业生,在毕业 六年 时间里的论文发表记录。

        通过对这些论文的 质量、频次,进行 综合评分,他们得到的结论是:  无论什么水平的大学,那些 名列前茅 的学生,毕业后在 论文发表 上都有很好的成果。

        比如:  哈佛 的顶尖学子人均发表 4.31 篇;

        麻省理工 的顶尖学生发表 4.73 篇;

        多伦多大学 3.14 篇;

        波士顿大学 则是 1.59 篇。

       但是横向对比却发现了问题。

        那些 顶尖名校 毕业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学术出版方面反而趋向减少,只有 0.7 篇,远远少于 普通学校 里和自己同等能力 ( 同等 SAT 分数 ) 的学生。

        也许,论文发表情况,并不直接与毕业生的 成功 与否 挂钩,但不可否认,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 参考指标。高质量论文 的发表数量,表明一位学生在学术研究上的投入和成果。

        Gladwell 还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论文 发表的 质量 和 频次,也是评估 经济学家的 主要方式。而且发表 优质论文 越多,越容易申请到 科研经费,进而在这一 学术领域投入 更多,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孩子虽然在自己的 学校排名 靠后,但是,能进入世界 顶尖名校,说明他们不输给那些普通学校的 TOP 学生。

        本可以成为经济学领域的 顶尖人才,如今,却落在了后面。

        为什么千挑万选的佼佼者,在进入 哈佛、麻省 等顶尖名校以后,并没有施展出足够的才华,而变得失败?  他们进了名校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这背后其实有个 行为心理学 上的现象,叫 相对剥夺感 ( Relative deprivation ) 。它最早由 美国学者 S . A . 斯托弗 提出,其后经 R . K . 默顿 发展,成为一种关于 群体行为 的理论。

        它是指,我们不会根据自己在世界上的 位置,来进行 自我评估,而是依据自己所处的 圈子。

        通过将自己的 处境 与参照群体中的 人 相比较,包括 财富、美貌、名声 等各方面,当发现自己处于 劣势 时,就会产生一种“ 被剥夺 ”的 消极情绪,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

        因此,这种感受并非来自一种 绝对 或 永恒的 标准,而是产生于 比较 之间,是一个相对的标准。

       学生时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就是一项重要的比较内容。

        比如,当一个学生通过努力复习考了 90 分,他会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高兴;  但是,当他知道身边人考了 100 分 时,他就不会像之前那样高兴,而产生一种 相对剥夺感,也叫 相对丧失感。

        这种感受严重时,甚至会造成 压抑、自卑、甚至 自暴自弃 等心理问题。

        我们也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现象: 一个孩子,进了某重点中学,在这所学校里很普通; 和他当初 成绩差不多的 孩子,进入了一所普通学校,但是名列前茅。 未来,后者 也许会因为被 重点 培养,而得到更多的 资源,且更有 自信 和 学习热情,反而超越前者,取得更大的进步。

        03.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Gladwell 为我们带来的 两组 数据,正好印证了一句中国俗语,“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这一观点不仅在中国,在不同国家的 文化 中,都有相似的表达。

       比如: 日本人说,“ 做沙丁鱼的头,好过做鲸鱼的尾 ”。 英美国家的说法是,“ 做小池塘里的大青蛙,好过做大池塘里的小青蛙。”

       教育领域的诸多研究,正在不断表明:普通高校中 的 优秀学生 与 顶尖高校中的 一般学生 相比,表现得更加 能干,成绩更加 出色,职业抱负上也更具 野心。

        我们也曾发过一篇相关文章,探讨了不同 民族文化心理 因素,会影响个人对做“ 鸡头 ”,还是做“ 凤尾 ”的实际选择。

        比如,东亚文化中的“ 面子文化 ”,会使这个群体更倾向于选择做“ 凤尾 ”,来满足自己置身于 精英组织的 虚荣感。

        因此,亚洲学生 更容易 选择进入哈佛等 顶尖名校、或是毕业后进入 华尔街等机构,哪怕是成为 最底层的 学生,或是做不到比别人更优秀。

        曾任 麻省理工 总面试官、多本亲子教育畅销书的 作者,蒋佩蓉女士,曾在采访中袒露自己的“ 逆潮流育儿 ”经历,介绍孩子在求学过程中退而求其次的收获。

        蒋佩蓉 的大儿子,当初进入一所 普通的 国际学校就读,而没有选择另外一所 竞争更激烈的 著名国际学校。

        因为竞争小,老大 不仅有机会进入 网球队,成为了 网球队的 队长,还收获了出类拔萃的 成绩,最终被 MIT 录取。“ 这是在另外一所著名的国际学校,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她的二儿子,也有相似的经历。高中毕业后,没有选择美国的 名校,而是一所 州立大学。到了 三年级 暑假,他不仅有选择不完的实习机会,成绩也都几乎全拿 A ,同时 修 两个系。

       “ 孩子很庆幸自己没有去竞争激烈的 顶尖名校,因为在目前的学校里,他才如鱼得水,更健全自信地成长。”

        她在文章里表示,那些 名校里的 普通学生,反而更可能陷入一种 自我否定、自卑、乃至 抑郁的 心理,不如在 普通学校 名列前茅的学生,有更强大的 自我效能感 和 驱动力。

       除此以外,很多学生毕业后,还可能依赖 名校光环,不愿意谦卑下来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然而社会变化如此迅速,各行各业都在快速洗牌,“ 名校包袱 ”太重的学生,优越感太足,不容易重头再来。

        Gladwell 呼吁,雇佣者不应该 过分看重 毕业学校,相对而言,在群体中的相对 排名,也许对 应聘者 影响更深。如果某个高大上的雇佣单位,说自己只招收 名校毕业生,这在 Gladwell 看来,是很蠢的行为。

        他给学生的建议是,选择 本科大学 时,如果一所大学你只能勉强“ 挤进去 ”,那还不如去你的 第二选择 或 第三选择,因为你在其中的相对位置,可能会影响你的 自我感觉,以及实现目标的 可能性。

        而作为家长,也不要 每天每时每刻,都和邻居的孩子,和同一所学校的孩子做 比较。希望在养育孩子方面,我们能摆脱或超越“ 精英机构认知障碍 ”,把孩子的 心理健康 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不管怎样,当你下定决心挤进“ 精英名校 ”,在享受它所带来的 丰富资源、人脉、名声 的同时,也要做好承担位于 组织底层,所面临的 压力 和 风险。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