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安全合理用药,靠“它”真的做到了!

药物档案 药物档案 2702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2019-05-1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们常听医生说,要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但作为患者,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安全合理吗?那医生又是根据什么开药呢?药品说明书吗?显然,在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单看药品说明书是无法知道准确药物用量的,毕竟每个患者的症状和身体条件都不一样,而且因为大多数精神疾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稍有不慎,就会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影响患者一生,因此,安全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在世界范围内至今都是未解之谜,没有科学的病理分析和结论,这也导致精神科医生看诊时不仅依靠专业知识,还要依靠临床经验。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过去,因为没有精确的量化标准,医生给患者开药后,因为药物一般要两到四周甚至更久才能充分起效,这就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期。如果药物不起作用,或是产生了不良反应,那么医生会继续换药,又需要从头观察。
  这种反复的调整,有的患者可能只需要一次,有的患者却需要好几次。强大的个体差异,增加了诊疗的难度,加长了诊疗的周期,也给药物不良反应提供了“可乘之机”。
  虽深知这些弊端,但精神疾病的性质和目前科学研究的局限,当下也只能如此,医患都要“摸着石头过河”,最终走上正确的“治疗之路”,找到适合自身的最佳用药方案。
  今天,通过一项技术手段,安全合理用药不再需要反复“试探”,通过现代化的药物分析方法,个体的用药剂量只需2-3天即可获得,它就是血药浓度检测,为患者“量体裁衣”,私人订制用药方案。
  血药浓度检测,学名叫治疗药物监测,我们通过字面理解,是测量血液里药物浓度的一种技术。这个浓度,便是决定药物是否起作用的关键。
  浓度过低,表明药物服用过少,不起作用,患者吃了相当于没吃,无法控制症状;浓度过高,表明药物服用过量,药劲儿太大,会给患者各器官造成负担,甚至带来不良反应。浓度正好的药物用量,在控制患者症状的同时,又不会产生副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安全合理用药。
  血药浓度检测这么科学高效,为什么过去没有开展呢?
  其实,北京安定医院血药浓度检测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受当时科学水平、技术手段的限制,远达不到现在的高效,检测药物种类也屈指可数。2016年,首次将质谱技术引入临床,血药浓度检测有了质与量的飞跃,无论从检测速度还是检测种类,都有了突破。至2018年,已有33种精神科药物42个化合物(药物名单见文末),能进行这一检测,检测能力大大提升。
  据估算,目前世界范围内仅有几十家精神医学实验室能高质量的进行这些血药浓度检测,而国内也仅寥寥数家。因为开展这项检测不仅仅是引进一台仪器这么简单,各医疗机构要根据自己需要检测的药物种类对仪器进行个性化参数调整。就好像一台电脑只有操作系统是不成的,要实现某项功能得先自己开发软件。这种复杂的高技术工作需要高水平人才才能实现,这些都为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转化到临床应用设置了障碍。
  近年来,随着技术、人才等条件的成熟,以及患者需求的不断增加,北京安定医院畅通流程,增加检测种类,从住院到门诊,一步步扩充血药浓度检测的范围,只要患者服用的药物在可检测的33种药物内,医生开具化验单后即可采血、检测,几天后就能在手机上看到检测结果,使安全合理用药覆盖绝大多数来院就诊的患者。
  “苦心孤诣”实现技术突破,追求安全合理用药,会给患者带来哪些好处呢?
  首先,个体化用药得以实现,医生不用反复、长时间的观察药物效果和副作用,可以即时调整用药。
  其次,能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比如药物+药物,药物+疾病,药物+饮食,药物+特殊人群(老年、儿童、孕妇)等各类特殊情况。举个简单的例子,患者发生焦躁不安不舒服时,通过血药浓度检测,即可判断到底是浓度过低造成的症状控制不佳,还是浓度过高引起的不良反应,而避免医生误判,加重病情。
  再次,能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有些患者谎称自己坚持服药,其实偷偷藏药或丢药,让家属很苦恼。通过血药浓度检测,即可判断他是否服了药,以及是否坚持服药,按时服药。
  追求安全合理用药,最终目的是既要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又要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否则精神症状控制了,身体被药物副作用损伤了,于患者来说得不偿失,精神科治疗也失去了意义。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更多精神科治疗的难关将得到突破,“摸着石头过河”的日子终将一去不复返。
  文/朱秋艳(北京安定医院)
美丽心灵小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