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厂长 ” 即将在浦东开花

新闻关注 新闻关注 153 人阅读 | 1 人回复 | 2024-02-2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 上海 浦东 将实施 全球引才 伙伴计划,支持 外籍人才 担任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 法人。消息一出,便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舆论质疑。

        根据 上海市人民政府 网站消息,浦东新区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杨朝 星期三(2月21日) 在 上海市政府 新闻发布会 上说,浦东 将实施 全球引才 伙伴计划 ( GTP ),进一步推进“ 明珠计划 ”,包括支持 外籍人才 担任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法人,鼓励 外籍科学家 承担国家科技计划、担任 新型研发机构 法人 等,全力打造 国际人才 发展引领区。

        据 新华社 1月22日 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 《 浦东新区 综合改革试点 实施方案 (2023-2027年) 》( 以下简称 《 方案 》) ,支持符合条件的 外籍人才 担任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及 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 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 法定代表人。

       《 方案 》 也允许取得 永久居留资格的 外籍科学家 在 浦东新区 领衔承担中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担任新型研发机构 法定代表人。《 方案 》 指出,试点对中国 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以及 重大科技专项承担单位 开放境外学术网站 访问权限。

        有关话题词条“ 上海 浦东 支持外籍人担任事业单位国有企业 法人 ” 星期五 (23日) 登上 微博 热搜,引发关注。对此,不少网民质疑:“ 一个 外国人 担任体制内的主要 领导 合适吗?”“ 14亿人都不够用?”“ 领导是 外国人 还叫什么国企?” 此外,也有舆论认为,这个政策是“ 给领导的海外子女留的后路 ”。

        不过,也有网民指出,这是 国家批准的 综合改革试点区 的一部分,“ 属于试验性质属于特殊政策 ”。“ 试点嘛,往往是边试点边完善。”



.

回答|共 1 个

一路陪伴 发表于 2024-2-23 19:11:27| 字数 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捕获 (2).png




        2018 年12月19日下午,伯恩特 · 格里希 在武汉市汉正街都市工业园,把代父亲领取的“ 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佩戴在了 威尔纳 · 格里希 铜像上。

   这枚奖章是前一天在庆祝 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上授予 威尔纳 · 格里希 的。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位“ 洋厂长 ”, 于1984年至1986年 担任 武汉柴油机厂厂长。

   请外国人当国有企业的“ 一把手 ”,放到今天,也是一件石破惊天的大事,而这发生在上个世纪 80年代初 的武汉。因此,这成为 武汉敢为天下先的 标志性 事件,也载入中国改革开放 40年 的史册。

  来自原 联邦德国 的 格里希,是如何远渡重洋来到 武汉 的,又是如何打破陈规当上厂长的?  当年的改革者们,展示了怎样的魄力和胆识?

  格里希 漂洋过海 原计划只当4个月 顾问

  1984年9月初 的一个早晨,时任 武汉市外事办公室 副主任吕志清,在位于大智门的老汉口火车站把格里希接下了火车,这是 格里希 第一次来中国。“ 身材魁梧,个子很高,戴一顶鸭舌帽,拖了个一米多高的大皮箱,脸上一点都没有旅途的疲惫。”2018 年12月14日,已经 87岁 的 吕志清 老人,接受记者采访,回忆当年场景,仍记忆犹新。那时北京到武汉的机票一票难求,没订上机票,于是 格里希 改乘火车软卧来汉。下火车后,他下榻胜利饭店。

  一年前的 1983年,64岁 的机械工程师 格里希 退休后,本该在莱茵河畔一座美丽的小镇上和家人安享晚年。

  此时,万里之外的中国,改革开放大幕正开启。中国的大门开始向有 技术专长 的西方人敞开。

  精力充沛的 格里希 闲不住。他在报纸上看到 德国 组建 西德退休专家服务局 的消息,很兴奋。这个组织旨在发挥 德国退休专家 的力量,去无偿帮助 欠发达国家,促进国际友好合作。格里希 很快报名成为该组织会员。

  1982年,武汉 与 德国 杜伊斯堡 结成友好城市关系,这是 中德两国 的第一对友好城市。透过友城关系,德国退休专家服务局 很快开始向 武汉 派出专家。1983年底,第一批 3位 专家来到武汉,提供咨询服务。

  发展工业,急需 机械人才。首批3位 专家服务结束后,武汉 在 德方 提供的专家名单中,又看上了经验丰富的 格里希,便向 威尔纳 · 格里希 发出邀请: 到武汉柴油机厂当顾问。

  格里希,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机械专业毕业后,他就投身德国一家拖拉机厂的建造,上世纪50年代 又开始从事 飞机发动机 制造,60年代 还曾前往埃及一家 飞机发动机厂 工作,有着丰富的 发动机制造 和 企业管理经验。退休前,他是 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 的机械工程师。

  能去中国当顾问,格里希 非常高兴。格里希之子 伯恩特 · 格里希 在 2010年 撰写的 《 我的父亲 威尔纳 · 格里希 》 一文中回忆说,格里希 对中国悠久迷人的文化无比好奇,在临行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按照计划,他只是在武汉当4个月 的顾问。

  武汉市召开会议 拍板聘任“ 洋厂长 ”

  武汉柴油机厂,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工厂,曾手工打造出新中国第一台小型手扶拖拉机。1958年,毛泽东主席 曾视察该厂。

  改革开放后,武柴 渐渐掉队。记者在 武汉市档案局 查阅的一份1984年 档案显示,当时,武柴在全国同行业17家 企业中排在末位,是唯一没有“ 创优、夺牌 ”的厂家。

  一到武汉,格里希 就认真“ 顾问 ”起来。德国人的敬业、一丝不苟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深入车间,走遍工厂的每个角落,了解生产、设备、工艺、管理、质量各方面的问题。10多天后,他就拿出了 100多条 建议和意见。

  然而,他的建议却被 忽视、搁置、搪塞。看到 管理混乱、质量马虎 的局面,他忧心忡忡,性格直率的 格里希 经常抱怨说:“ 怎么能这样,如果我是厂长,这一切都要改变 …… ”他还说,如果他担任 厂长,将利用现有的设备,在短期内使柴油机的 产量增加、使用寿命 提高。

  这话传到了当时的 武汉市外办主任 丁华 的耳朵里。“ 那就让 格里希 当厂长,只要不把武柴引上资本主义道路,什么都可以试验。” 随后,武汉市外办 向 市委市政府 递交请 格里希 当厂长的报告。

  1984年10月24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聘请 格里希 当厂长的问题,时任武汉市长 吴官正 参会。

  会上,大家争论激烈。反对者认为,外国人 当厂长无法体现 党的领导 和 工人当家做主。最终,赞成意见压倒反对意见,会议决定聘请 格里希 担任厂长,认为这是引进人才的一种方式,是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

        武汉市档案馆 1984年 185号 文件,是关于聘请 格里希 的会议纪要。 其中写道:“ 聘请 格里希 任武柴厂长,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一个重要措施 …… 我们应当解放思想,以积极坚定的态度把这项工作做好。 ”

  真的要当厂长了!  当中方把这一消息告诉 格里希 时,格里希 却犹豫起来了,理由是自己长期孤身在国外工作,妻子不会同意。然而,当他想到工厂对他的建议无动于衷,又决定当厂长了。

  1984年11月1日,武柴礼堂召开隆重会议,市长 吴官正 向 格里希 颁发了厂长聘书。

  “ 洋厂长 ”在武柴干了些啥

  格里希 这个厂长,不是名誉上的,不是空架子,是真正的“ 实权派 ”。根据批准文件,武柴实施厂长负责制,格里希 享有中国厂长的各种权力。

  就职演说中,格里希说“ 我到武汉的目的,除了帮助 武柴 生产出高质量的柴油机之外,别无它求。”“ 每个工人都有权直接与我交谈,如果哪位工人能为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出合理化建议,随时都会受到欢迎和奖赏。”会场上,群情激昂,掌声雷动。

  然而,关于 格里希 就职,当时,媒体却异常谨慎。除了广州的 《 羊城晚报 》 刊发一条 200多字 的报道外,中央和武汉本地媒体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沉默。当时,仍有人对“ 洋厂长 ”难以接受:“ 偌大的中国,人才济济,干吗要请洋人当厂长 ”“ 中国工厂情况复杂,洋人管得了?”

  10多天后,国务委员 张劲夫 来湖北考察获悉此事,肯定“ 武汉大胆走出了第一步 ”。接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胡耀邦 又在新华社一份“ 内参 ”上作了批示。

  吴官正 也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力排众议:  我们许多方面还不如人家,落后就要请先生,格里希 就是我们要请的先生中的一个。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引进人才,把武汉的企业整顿好、管理好、建设好。

  此后,国内外媒体争相前往武柴采访,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位“ 洋厂长 ”一下子轰动起来。

  天上掉下个“ 洋厂长 ”,武柴职工又惊又喜,不知道“ 洋葫芦 ”里卖得是什么药?

  走马上任后,格里希 狠抓质量、从严治厂。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随身带着手电筒、游标卡尺穿行于各车间,随时检验各种产品的质量。

  对于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格里希 认为 总工程师 和 质检科长 应负主要责任,他宣布要开除他们。开除人,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事情。最终,格里希 做了让步,将开除改为 免职,选拔任命了新的负责人。

  他赏罚分明,处罚玩忽职守的工人,奖励有贡献的职工。格里希打破“ 大锅饭 ”,推行结构工资制,根据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情况进行工资浮动。

  1986年11月1日,格里希 两年任期 结束,同时被聘为 武柴的 荣誉厂长。两年时间,他让武柴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年产柴油机从1.83万台 增加到 6万台; 柴油机使用寿命从 1000小时 至 1500小时,增加到 6000小时 至8000小时; 出口到东南亚 7 个国家,从年亏损 500万元 到年盈利 600万元。

  1987年,武汉编辑出版了 《 格里希在武柴 》 一书。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 朱镕基 为其作序,他写道:“ 洋厂长从严治厂的经验,受到我国企业界的普遍赞赏,引起了国外人士的关注。他成为我国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取得成效的一个典型。”

  格里希 从武柴离职后,依然心系中国经济发展,多次来到中国,来到武汉。2003年,他在德国家乡辞世,两年后 武汉 与德国 杜伊斯堡 分别为他竖立铜像。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