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做白日梦 于 2022-1-2 18:07 编辑
新年的第二天,这回是足岁50岁啦,虚岁51岁啦。
看看自己的网络记录,挺好的。有些文章当时的激情,现在再写恐怕也写不出来了。再读的感觉真好!有时间再上来记录一下自己的状态和学习工作所得,我想大家以后走到这一步了,也会再遇到的。我的这些豆腐块,权当做开路先锋的前期汇报,供大家遇到境况时作参考。
一个认识,精神问题,中医上是属于情志问题,也就是心出了问题。而对于常人,从经络学说上说,一般人都是心包经受损后,才会危及到心的健康。而心包经出问题的表现就是情绪出了问题,或者是刺激超出了情绪的界限,直接影响到了心的安全。既然大家已经是病了的,确诊了的,那就是心的健康出了问题。而《灵兰秘典论篇》说: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后面又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从君主的角度来看重要性和君主对全局把控的明了与否,来说明是否明晰全局的重要性,会影响到其他五脏六腑的健康,从而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症状表现。大家知道了这一点,是否会有所启发呢?
我的康复经验是:一个人对精神健康的认知很重要,要有如佛法所说的正知正见。俗话说的就是三观要端正。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主明”还是“主不明”的问题。
心为君主之官的表现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你对自己的事情能不能做主,或者说有主意,或者说做事是不是有章法。如果,你是主意定定的人,很有一套的人,估计你也不会得上这个精神障碍的毛病。你的言行举止自然就会在事前避开了。也就是说,治疗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向这样的人学习,努力争取做一个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的最好例子,就是家里的当家人,看看自己家里是谁在做主,谁在承担家里的日常运转。从他身上,你就能找到治疗自己毛病的方法,跟着模仿就对了。这种和健康的人对比的方法,在我工作专业范围里有一个术语,就是“校准”。看看,这不是和我自己的专业工作联系起来了吗?道理都是相通的啊。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问题,可以找到学习的闪光点来改正自己。而这些行为,在自己的家里就能做,也会见到效果。就在身边的呀。只要你留心,身边够你学习的榜样是很多的。当你以这样的态度来看待精分,采取“事有不能,反求诸己”的态度改正提高自己,自己的病又何尝不会得到改善和康复呢! |